大少爷醒来时,月光依然还在。
他睁开眼,眸子浓黑,盯着雕刻着精美枫叶花纹的屋顶看了一会,再慢慢转过头,对上了戚南熟睡的脸。
那是一张很好看的脸,眉目清隽,还带了点孩童的稚气,此时正微微张了嘴,透出股好梦正酣的满意劲。
大少爷目光一时间有些茫然,似乎不太明白这人是谁,为何会在这里,他心不在焉地盯着戚南看,似乎在想什么,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。
戚南睡得其实不太舒服,他坐在脚凳上,头靠着窗棱,本是想等大少爷醒过来,但是不知不觉就打了盹,迷迷糊糊间半个身子滑到了矮榻上,背被硬邦邦地咯着,他想翻个身——一下子翻到了地上。
戚南醒了。
他顶着一头乱发和惺忪睡眼,与大少爷四目相对。
大少爷:“醒了。”他缓缓起身,一身华服流水般随着步伐滑动,“为我更衣。”
戚南:“……”
更衣?什么更衣?
大少爷已经在旁边站好,略略伸了手臂,等了一会,戚南还是毫无动作。
大少爷:“……”
他自己解去繁复的外袍,随手一丢,地板上像是突然出现一个无形的洞,那件外袍落进去,不见了。
戚南啧啧称奇,走过去想看得仔细一点,大少爷已经又脱下中衫,一样是眨眼间不见。
但是这次戚南看得稍微分明了些,与其说是突然出现一个洞,不如说是开了扇无形的“门”,中衫落入的一瞬间,地面周围的灰尘极细微地被扬起,颤抖,再落下。
他索性半蹲下来看,还用手在中衫消失的地方摸了摸,没有任何异样。
大少爷不知何时拿了角落板架上整齐叠好的窄袖武服换上,身姿挺拔、肩宽腿长。他从戚南身边走过,淡淡道:“和福伯说一声,明日搬到昭南堂来。”
戚南:“可是我每日还要在侧门那边的回廊洒扫。”
大少爷:“换个人。”
他脚步不停,走到窗前,戚南眼睁睁看着窗前的光线颤栗、扭曲,像是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面,虚无中张开一道缝隙,内里是比黑暗更深的虚无。大少爷走进去,不见了。
戚南扑到窗前,上上下下、左左右右看了一遍,还是平日的窗子,推开窗鸟语清风,晨光初现,一切毫无破绽。
他曾听师父说过天下之大,奇人异事层出不穷,如今看来果然如此,不由迎风感慨了一番,这才下楼离开。
临去时他专程去看了一层的书架,平平常常,还落了不少灰土,背后是一面光秃秃的白墙。仿佛随着大少爷的离开,这栋小楼突然间变得平凡起来、泯然众楼、并不起眼。
他顶着一头乱发从昭南堂下来,一路收获了不少各形各色的目光,或惊讶、或怀疑、或探究、或深思。他也不以为意,一路走到正门附近,正看到四处巡察的福伯。
福伯:“小叫花,你怎么才来,你去了哪里?!”
戚南道:“崔大小姐把我拎到大少爷那里,我在昭南堂睡了一夜。”
福伯:“……”!!!
戚南继续说:“亲人,大少爷还说了,让我明日搬去昭南堂。”
福伯:“你说什么???”
戚南重复:“大少爷让我明日搬去昭南堂。”他想了想,又补充,“对了,侧门回廊您得换个人洒扫。”
福伯瞠目结舌,满脑子都被小叫花刚刚讲的话填满了。
给大少爷找一位随身小厮,这个建议他不知提了多少次,也尝试着带了些或是机灵的、或是稳重的少年过去,可是大少爷总是不应,最后一次实在着急,他还去问少爷,到底要个如何品性的才行。
大少爷说,要木讷、话少,看着顺眼的。
木讷、话少?
看来只能是看着顺眼了。
福伯绕着戚南走一圈,不说别的,小叫花形貌是不错的,难道这就是大少爷转了心意的原因?
这些年来,大少爷上山看书,下山忙碌,其余生活好似苦行僧一般,崔大小姐那般识大体、懂温柔、还花容玉貌的冰雪人也不见他上心,难不成……
福伯被自己忽然冒出来的想法吓了一跳。
他的表情忽惊忽喜,又笑又忧,戚南觉得十分有趣,便立在旁边看,片刻后就听福伯长长叹口气:“既是大少爷说的,你便过去罢。今日里你也不用忙了,收拾下东西,把自己也弄得体面些,明日一早随我去昭南堂。”
听到不用干活,戚南自然十分欢喜,高高兴兴应了一声,就回了自己住过月余的小院。
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,他在屋里转了几圈,只有些平日洒扫时捡来的漂亮枫叶,一些随身衣物而已。
只是去了大少爷那里,得想法要回师父的铜烟枪才是。
他在床沿上坐着发了会呆,一直到肚子又咕咕叫起来。正要出去觅食,就见其他四位小厮吵吵嚷嚷地跑过来,小西冲在最前面:“小七,想不到你有这样的好本事!”
他挤眉弄眼地凑过来:“快给兄弟们讲讲,你是如何攀上大少爷这棵大树的!”
小中有些不情愿地走过来,递过一个小布囊:“喏,这几日你的工酬,统共十三个铜板,扣了未按时应卯的三次,你数数对不对。”
戚南接过,他并不晓得这些,也不去数,喜滋滋地放进兜里。
小东平日话最少,此时也忍不住有些羡慕嫉妒地叫起来:“此等好事,小七,你要请客的!”
“好,请客。”戚南起身,他也饿了,“我们去哪里?”
小北赶紧应声:“福伯让我们帮你收拾,特意允了小半日,走走走,咱们去山下。”
四个半大少年簇着戚南呼啦啦从侧门出去,向山下走,一路到了李家村,盛夏正午自然十分炎热,路上零零散散并看不到几个人。小北轻车熟路地到了一家酒馆前:“来来来,这家的牛肉最好吃。”
小中犹豫:“可是小七不过十三个铜板的工酬,最多买一块,还不够一个人吃的。”
小西已经伴着小北坐下点菜了,闻言只略略抬头:“不够就一起凑凑……对对,就是这种牛肉,还要一碟花生,一觚酒。”
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点菜,便见一人走过来,在桌旁轻车熟路地坐下:“可是有什么喜事相庆啊?”
戚南抬头,看到是许久未见的瘦赵先生,不由惊喜道:“您怎么在这儿,来来一起。”
瘦赵先生将他上下打量一番:“小友,为何觉得你变化颇大?”
戚南心知他是说自己最近疯长的事情,其实不过是离开了那虚幻中的随州城,原本“冻”住的三年加倍回来了而已。但他下意识没有多言,只笑着摇摇头:“不过长高了些。”
瘦赵又问:“他们为何唤你小七?”
小中神秘兮兮地接口:“您初来乍到,有所不知,在昭山,那个是禁字,不能提的。”
瘦赵好奇:“为何?”小中道:“我哪里知道,大概是百年前先祖的规矩罢。世家规矩多,也是自然的。”
一番互相介绍下来,瘦赵道:“那日下了山,我便在李家村安顿下来,开了间小小医馆。喏,就在西头。”
小东又开始羡慕:“那您不就是李家的门客。”
瘦赵正色道:“我乃陵山书院医部弟子,不过暂居于此,怎会是李家的门客?”
小东道:“谁不知道李家村里能安居下来的都是李家门客。能成为昭山李家的门客,实在是极大的殊荣,行走在外,银钱可以去李家钱庄支取,衣物行装都有人一应照顾,若是遇到危险还可以向各个分家求助,就算你是什么灵山的弟子,能做李家门客也不算辱没!”
瘦赵:“竟有此等好事!那便是了,当初我说要在这里安家,大少爷当时便着人给我安排了宅子,也罢,不过暂且屈就一下,就做做这昭山李氏的门客。”
众人:“……”
待说到戚南要去做大少爷的贴身小厮,瘦赵先生又是一番叮咛嘱托,酒菜上桌,瘦赵先生张罗着加了不少,一群人便开始其乐融融地吃喝起来。牛肉正如小北所说,十分熟烂入味,戚南吃得兴起,也顺手拿起酒碗喝了一口。
熟悉的辛辣呛人的味道涌入口中,他脱口而出:“七月烧。”
“对,是七月烧。”小北接话,“味道是冲了一点,但胜在只要三个铜板。”
戚南又喝一口,唇角扬起:“味道不错。”
阳光斑驳,透过树影,洒在几人身上,蝉声鼓噪,枝叶飒飒,唤出夏日绵长。
枫(七) 木讷、话少? 看来只能是看着顺眼了。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