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害关系人

    「他说那笔合约从来没签。」

    助理把资料放到沈雁殊桌上,声音压得很低,像怕惊动什麽。

    她看了看表,离下午的延长庭还有四十分钟。

    「什麽时候说的?」

    「刚刚补开会议时,他突然提到。然後说之前一直以为是口头确认、没对过文件。」

    沈雁殊没说话,低头翻着那份原本应该是案件关键的授权协议。她手指在一行注记上停了一秒,眼神没变,但呼x1变深了。

    这是她接案第一周就觉得不太对的地方。

    合约的签署时间落在某个对方公司高层出境的当周,签名格式异常,还缺了邮戳。她当时提过,但当事人保证资料齐全,文件只是「流程问题」。

    现在说没签?这不是流程问题,是证据根本不存在。

    沈雁殊站起来时,桌上的资料还没收完。

    她走进会议室前,先回了讯息给晏寻——不是私人的,而是案件流程更新,传给整组律师团的那种。

    但她知道他会先看到。也会读懂。

    因为她刚刚附上了一句法律上不必要的提醒:

    「当事人对授权书有说法变动,请依照程序重审附件之有效X与追溯力。」

    那句话的意思是:

    「我知道你也听出来了。你想怎麽打,我奉陪。」

    「这案子不是只有授权问题对吧?」

    她走回办公室时,律所另一位资深合夥人靠在门边,语气看似随口,但手上那份媒T资料明显不是偶然带过来的。

    「新闻在炒。」对方说,「说这案子背後有某集团的GU权重组问题,还点到你们双方律师各有背景。」

    「有报导提到我?」她没抬头。

    「不是你,是你对面那位。」

    沈雁殊停住,眼神一闪。

    晏寻。

    那天延长庭上,他没有讲什麽。

    他只是照程序、照条文,回应每一项主张。

    但沈雁殊从他回头看卷宗的眼神里,察觉到一个熟悉的东西:

    他也不信当事人。

    只是他不问。就像当年那场模拟法庭一样——

    他只让对方把话说完,然後一针穿进漏洞。

    她知道他的节奏,

    也知道——他还没出牌。

    但她不等人出牌。

    她回办公室後,主动召开了律所内部案件会议,并在会议纪录里第一次写下:

    「本案利害关系人可能不止双方当事人,请预备调查其他关联交易。」

    这句话一出,整个团队抬头。

    这不是诉讼策略,这是开战的预告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