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|一语问雪可喜,一念落心成根
雪夜渐深,问雪阁灯火未息。
h铜灯架上灯火如豆,微微摇曳,影子伏在墙上,似尘世虚影,yu说还休。
风自屋脊而下,穿檐越栋,卷起窗前白纱轻扬,敲响垂落的风铃一声清脆,随即归於寂静。
沈长昀立於长廊尽头,足尖没入薄雪,身影沉於黑白交界之间,静静望向院中那棵老梅。
老梅枝枒盘错,积雪压枝,银白未融。
其下一人静立如松,白袍曳地,衣上不染纤尘,衣角随风轻拂,泛起一层淡淡光辉,映在雪地上,如星沉夜雪,素冷寂静。
是凌霄晏。
师尊总在每年第一场雪之夜,老梅之下。
无人知他在等什麽,思什麽。
似是凝雪静观,又像守着一段谁也无从解的回忆,尘封已久,却从不曾遗忘。
沈长昀自幼便知此事。
只是从未像今夜这般,有一种几近失控的冲动,想——靠近他。
他犹豫片刻,最终还是止步。
怕扰了师尊的雪夜,也怕,扰乱了自己那一颗早已不安分的心。
就在他凝神静望之时,那背影忽然轻声开口,语如轻风拂雪,从夜sE深处传来:
「……雪景可喜否?」
那声音,仍是平日里的寡淡清冷,却与风雪交融,直落心湖,如扣暮鼓,久久不息。
沈长昀一怔,心头一震,竟下意识答道:
「……喜。」
声音出口,方觉自己竟毫无迟疑,甚至带了几分难以掩饰的温意。
那语气,不是弟子答问,而像是——某种未竟的情话,被雪夜遮掩,刚巧露出一角。
凌霄晏未转身,亦未再言,静静立了一瞬,便转身离去。
雪静夜冷,唯他白影一笔,穿过廊阶雪路,渐行渐远,没入灯影之中。
沈长昀望着那背影,恍若梦中曾见千遍万遍,却每一次都只敢远望。
今夜,他却第一次,想追上去,将那衣角紧紧攥住。
可他没有。
他只是站在原地,任风雪拂面,心头忽有一念,悄然升起,如灯火里的一缕焰丝,轻而不灭:
——若此生,只与他修道问剑,是否便已足够?
这一念一起,便再无止息。
沈长昀低头,掌心不知何时已握紧,热气自指缝散出,与这满地寒雪格格不入。
心湖似被雪滴落,一点一点,涟漪不止,终在深处荡开一圈执念。
这些年来,他自以为志在道途,不染情念。
可如今回想,所谓心如止水,不过是自欺。
他记得师尊的步伐节律,总无意中与之对齐;
他记得练剑时那双修长手指如何执剑,每一次转腕都与他心神相系;
他记得在寒夜中,那人无声地替他补窗、为他递茶,那些不语的瞬间,竟b千言万语更难忘怀。
他不知从何时起动了心。
是那一次,夜雪中那人为他披衣,侧目一瞥,灯下眉眼淡如霜雪?
是那一次,他练剑受伤,对方俯身为他敷药,指尖相触如梦如幻?
抑或是某个无声的深夜,他抬眼间,见那白衣人立於阁前,雪落肩头,眸光如水,却不染尘俗?
他不知。
只知这些画面,早已缠进他骨髓,如丝如茧,紧紧缠住名为「凌霄晏」的两字。
沈长昀垂眸,掌心覆於心口,那里的鼓动愈发明显,彷佛再也压不住。
他并非妄念横生之辈,更知师徒之间有界不可越。
可他也明白,这份心思一旦落根,就注定再无回头。
这心念,既已成种,终有一日会生枝发叶,蔓延成劫。
沈长昀缓缓开口,声音轻如呢喃:
「……也罢,既已动心,便不退了。」
既已踏雪,何惧更深寒?
他转身离去,白衣在风中如雪展开,步伐不再犹疑,唯眼神坚定。
从今往後,他不愿再是那个静立长廊、远望师尊的少年。
无论这份执念会将他引向何方——堕入情劫,或碎於道途——他都不会回头。
只因,那一人,早已是他愿以一生倾覆之人。
——
灯火深处,他的背影愈行愈远,雪仍静静落下。
白梅枝头,一瓣花轻坠,正落在他方才立足之地。
雪地之上,一道模糊脚印未散,映出他心念初萌的形状——
一念成根,从此不移。
第二章【雪夜成根十五|一语问雪可喜,一念落心成根】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