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子

    〈己亥岁二首.其一〉曹松

    泽国江山入战图,

    生民何计乐樵苏?

    凭君莫话封侯事,

    一将功成万骨枯!

    隋末乱世,山河破碎,烽火连天。

    官军与义军鏖战不休,百姓流离失所,田地荒芜,村落焚毁。所谓江山社稷,不过是将军的功名与万民的白骨。

    徐伯岚原是文林名士,受命督教於京师,後携七岁之nV徐清琬仓皇南逃。亲族尽亡,旧部溃散,身上仅剩一口寒剑与一卷《尚书》。

    那年冬天,天寒地冻,风雪封路。他们行至山中,夜sE低垂,腹中饥饿难忍,父nV俩寻得一处破庙避寒。

    ★★★

    庙宇残破,瓦片破落,尘灰满地。

    他刚入内便听见低微的啜泣与含混的歌声。顺声寻去,只见一名妇人半躺於地,怀中襁褓婴儿静静蜷缩着,气息薄如晨雾。

    妇人衣裳破烂,脸sE苍白,唇角带血,却仍双手紧紧护着婴孩,像是在护住最後一缕温暖。

    见徐伯岚来,她眼神一亮,艰难抬头。

    「你是……徐家人?」

    「在下徐伯岚。」

    「那就对了……」她嘴角g起一抹浅笑,「妾身……柳氏……夫君战Si於涿郡……一人带着……孩儿逃至此地……但如今……命不久矣……」

    她费力地将婴孩抱起,递到他怀里。

    「此子名乔庭安,命格极重……将来非凡……只求你……收为义子……善养rEn……」

    徐伯岚沉默接过,只觉怀中婴儿T温微弱,却睁着一双异常清明的眼,无哭无闹,安静得令人心疼。

    清琬拉了拉父亲的衣袖,轻声问:「她会Si吗?」

    徐伯岚眼神一黯,正yu开口,那妇人却忽然咬牙挺直身T,从发间cH0U下一根青丝,系於婴孩腕上,声音虽弱,却每字清晰:

    「妾身……来生……必卸草结环以报……」

    语毕,她气绝如灯灭,双眼微阖,神情宁静。

    下一刻——

    烛火无风自熄,整座破庙陷入Si寂。

    窗纸剧烈颤动,庙门「轰」然关闭,远方山林里犬吠骤止,鸟雀飞逃,虫鸣断绝。

    风起於无声之处,雷从云间咆哮而来,一场突如其来的细雨骤落,将山道染Sh。

    天地为之动容。

    七岁的清琬被父亲护在怀中,睁大眼看着庙中火光一一熄灭,只记得那一晚寒得刺骨,而那孩子——她今後将日日与之相伴的人——正静静靠在她肩旁,一语不发。

    命运,就此启动。

    ★★★

    十余年後,乔庭安长成风华绝代的少年。

    他文武双全,刚直寡言,为人敬重。天下道他是寒门之光、少年英杰,但只有清琬知道,他真正的温柔与孤寂,全藏在她看过无数遍的眼里。

    她是他义姊,也是他唯一的知音。

    ★★★

    然而命运从不怜惜情深之人。

    那年春日,庭安随徐父入g0ng朝见,正值长乐公主归朝省亲。一眼之下,帝nV芳心暗许。

    她回g0ng便对父皇道:「儿臣愿嫁乔庭安。」

    唐太宗蹙眉:「徐家与乔家早有婚约,朕岂可夺人所Ai?」

    长乐一笑:「若他成驸马,自然能断旧情。」

    皇帝沉思良久,终还是下旨赐婚。

    ★★★

    徐伯岚摊开圣旨,声音微哑:「庭安,为父问你,你打算怎麽做?」

    庭安长跪於堂前,双手伏地,目光冷然:「抗旨。」

    徐父一怔,忽而笑出声来:「果然是我徐伯岚的儿子。」

    他一掌拍桌,声如洪钟:「那便抗。我徐家不靠权贵养命,更不以亲情换荣华。」

    ★★★

    皇命已下,三日内若不入g0ng,即以抗命论处。

    断崖之上,夜风猎猎,山月如钩。庭安将清琬拥入怀中,她眼中含泪,却无惧sE。

    「庭安,你若来世还记得我,不许先娶别人。」

    「我若忘你,让万箭穿心。」

    两人紧紧相拥,身後铁骑呼啸而至、火把如林。

    他低声:「这一世,换不来平安。那就去一个无人能拆散我们的地方。」

    身影一闪,双双坠入云雾之下。

    那一刻,天雷破空,骤雨倾盆,万山动摇。山鸟悲鸣,草木掀伏。无数百姓抬头望天,只觉夜空低垂,彷佛苍天亲为送别。

    而当夜,徐家宅邸莫名起火,烈焰冲天,烧尽一世荣华,唯独祠堂中两方灵位完好无损,隐隐闪光。

    从此,徐家绝迹,庭安与清琬,亦无再见之日。

    直到多年以後——

    ★★★

    台北,一九九几年,某所高中的C场旁。

    风轻轻吹过,一名nV孩抬头看向飘落的樱花瓣,忽地心口一紧,怔怔站住。

    她不知为何流泪,只觉脑中浮现陌生而熟悉的名字,与某双眼——

    那双眼,仍如从前。

    深情未变,依恋仍存。

    楔子完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