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:量子叠加谋杀

    第四十一章:量子叠加谋杀

    台北市的清晨,一场前所未有的谋杀案正在悄然展开。

    萧志明站在他位於内湖科技园区顶楼的实验室中,透过落地窗俯瞰着台北市的全景。晨光洒在他JiNg心打理的灰白相间的头发上,映照出一张看似温和但眼神锐利的脸庞。他的手指轻轻抚过桌上的一个小型装置,这个看似普通的金属盒子,实际上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——「感知重塑系统」的核心控制器。

    「今天,世界将见证历史上第一起量子叠加谋杀。」萧志明自言自语,嘴角浮现一丝几不可察的微笑。

    他打开电脑,萤幕上显示着两个即时监控画面:一个是台湾科技部副部长林正信的家,另一个是林正信的办公室。两个地点相距十公里,但在萧志明的计画中,这个距离将不再是阻碍。

    「开始吧。」他轻声说道,按下了控制器上的启动键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同一时间,天机徵信社的办公室内,林逸凡正在整理前一个案件的结案报告。突然,他的手机响起,是一通陌生号码的来电。

    「您好,这里是天机徵信社,林逸凡。」

    「林先生,我是林晓彤,」电话那头的nV声听起来焦急而混乱,「我需要您的帮助,我父亲......我父亲可能遇害了。」

    「请冷静,林小姐,」林逸凡的声音沉稳,「您能详细说明情况吗?」

    「这太荒谬了......警方说我父亲同时在两个地方被发现Si亡,这怎麽可能?」林晓彤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,「我父亲是林正信,台湾科技部的副部长。今天早上,他同时在家中和办公室被发现Si亡,两具屍T完全相同,连Si亡时间都一样......这不可能是真的!」

    林逸凡皱起眉头,这确实是他从业以来听过的最离奇的案件。「林小姐,您能来我们办公室一趟吗?这种情况,我们需要面谈了解更多细节。」

    「我马上过来。」林晓彤说完便挂断了电话。

    林逸凡立即召集了天机徵信社的核心成员:安保和跟踪专家李刚、科技专家贾明德、情报分析师陈美玲,以及卧底专家h小玉。

    「各位,我们可能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案件,」林逸凡的表情严肃,「一个人同时在两个不同地点被发现Si亡。」

    「这不可能,」贾明德立即反驳,「除非是双胞胎或者相似度极高的替身。」

    「或者是高科技造假,」h小玉补充,「现在的深度伪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。」

    「无论如何,这个案件听起来非常特殊,」林逸凡说,「客户马上就到,我们需要做好准备。」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半小时後,林晓彤到达了天机徵信社。她是一位三十出头的nVX,穿着简单得T,但眼睛红肿,明显刚刚哭过。

    「林小姐,请坐,」林逸凡引导她到会客区,「这是我们的团队成员。现在,请您详细告诉我们发生了什麽。」

    林晓彤深x1一口气,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:「我父亲是林正信,台湾科技部的副部长。今天早上七点,我接到警方的电话,说我父亲在家中被发现Si亡。但就在我赶往家里的路上,警方又打来电话,说我父亲同时在他的办公室也被发现Si亡。」

    「两个地点相距多远?」李刚问道。

    「大约十公里,」林晓彤回答,「我父亲住在信义区,办公室在南港的科技部大楼。」

    「Si亡时间呢?」陈美玲追问。

    「根据初步法医监定,两地的Si亡时间都是今天凌晨三点左右,误差不超过十分钟,」林晓彤的声音颤抖,「而且两具......两具屍T完全相同,连衣着、伤口都一模一样。法医说,从生物学角度看,这两具屍T就是同一个人。」

    「这确实非常不寻常,」林逸凡思考着,「警方有什麽理论吗?」

    「他们完全束手无策,」林晓彤摇头,「有人提出可能是高度相似的替身或者先进的仿生机器人,但DNA检测初步结果显示,两具屍T的DNA完全相同,就是我父亲的。警方内部已经乱成一团,媒T也开始疯狂报导,说什麽薛丁格的Si者、量子叠加谋杀......」

    「有目击者吗?」h小玉问道。

    「有,这是最诡异的部分,」林晓彤的眼中流露出恐惧,「家中是我父亲的管家发现的,他说他听到书房有响动,进去後看到我父亲倒在地上,颈部有一道深深的刀伤。而办公室是清洁工发现的,情况几乎完全相同。两个目击者都坚称他们看到的是真实的,而且两人都通过了测谎。」

    「监控录像呢?」贾明德问道。

    「家里和办公室都有监控系统,」林晓彤回答,「但录像显示,我父亲昨晚十点回到家後就没有出门,也没有人进入过房子。同样,办公室的监控显示,我父亲昨天下午五点离开後就没有回去过,也没有外人进入。但今天早上,两个地方都出现了他的屍T。」

    林逸凡沉思片刻,然後说:「林小姐,这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不寻常的案件。在我们接受委托前,我必须坦率地告诉您,这种案件的调查难度极高,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时间。」

    「费用不是问题,」林晓彤坚定地说,「我只想知道真相,找出杀害我父亲的凶手。」

    「考虑到案件的复杂X和社会影响,我们的收费标准如下,」林逸凡从cH0U屉里拿出一份合约,「基础调查费80万新台币,这包括初步调查和资料分析;每日跟踪费8万新台币,如果需要对嫌疑人进行监视;科技分析费120万新台币,用於分析可能涉及的高科技犯罪手段;卧底行动费60万新台币,如果需要渗透某些组织或场所;深度调查费100万新台币,用於特殊技术和专家谘询;风险附加费50万新台币,考虑到案件可能涉及的危险X;紧急行动费30万新台币,用於突发情况处理;最後是破案费,为总合同金额的30%,只有在我们成功提供足够证据给警方,并导致凶手被逮捕後才收取。」

    林晓彤仔细了合约,然後毫不犹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:「我完全接受这些条款。我父亲的案件已经引起全国关注,我需要真相,无论代价多高。」

    「我们会立即行动,」林逸凡收起合约,「首先,我们需要亲自检查两个案发现场,了解更多细节。您能安排我们接触警方和现场吗?」

    「可以,」林晓彤点头,「我已经和周警官谈过,他是负责这个案件的刑事警察大队队长,他同意让你们参与调查。」

    「太好了,」林逸凡说,「我们会立即展开调查,并定期向您汇报进展。」

    林晓彤离开後,林逸凡立即组织团队讨论案件。

    「这绝对是我遇到过的最离奇的案件,」李刚评论道,「一个人怎麽可能同时在两个地方Si亡?」

    「从科学角度看,这确实是不可能的,」贾明德说,「但现代技术可以创造很多不可能的假象。我怀疑这可能涉及某种高级的虚拟实境或扩增实境技术。」

    「或者是某种前所未有的克隆技术?」h小玉猜测。

    「无论是什麽,」林逸凡总结道,「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极其聪明且具有高科技背景的犯罪者。这个案件不仅是一个谋杀之谜,更是一场智力较量。」

    「关於收费,」陈美玲提醒道,「林晓彤已经支付了基础调查费80万新台币和首周的科技分析费30万新台币,总计110万新台币。其他费用将根据调查进展分阶段收取。」

    「很好,」林逸凡点头,「现在,让我们分头行动。李刚和我去检查两个案发现场;贾明德,你负责分析所有的电子证据,包括监控录像和通讯记录;陈美玲,你收集林正信的背景资料,特别是他的人际关系和可能的敌人;h小玉,你准备以适当的身分接近科技部,了解内部情况。」

    团队成员各自领取了任务,开始了对这起「量子叠加谋杀」案的调查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林逸凡和李刚首先来到了林正信位於信义区的豪宅。在周警官的陪同下,他们进入了案发现场——林正信的书房。

    「这就是第一具屍T被发现的地方,」周警官指着地上用白sE胶带标记的人形轮廓,「管家大约早上六点半进来打扫时发现的。」

    「屍T的确切位置和姿势?」林逸凡问道。

    「仰卧,头部朝向窗户,双手自然放在身T两侧,」周警官回答,「颈部有一道深约5厘米的刀伤,切断了颈动脉,Si因是失血过多。Si亡时间初步判定为凌晨2点45分到3点15分之间。」

    「凶器呢?」李刚环顾四周。

    「没有发现,」周警官摇头,「现场非常乾净,没有打斗痕迹,没有指纹,没有DNA,除了Si者自己的。」

    林逸凡仔细检查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,特别关注窗户、门锁和可能的入口。「监控系统呢?」

    「完好无损,」周警官说,「录像显示,林正信昨晚十点回到家後就一直在书房工作,直到午夜左右熄灯休息。之後没有任何人进出房子,直到早上管家发现屍T。」

    「但屍T确实在这里,」林逸凡若有所思,「这意味着要麽监控被篡改了,要麽......凶手找到了一种不被监控捕捉的方式进入。」

    「或者凶手根本就没有物理上进入过这个房间,」李刚突然说,「如果我们考虑某种远程C控或者预设装置的可能X......」

    「有意思的理论,」林逸凡点头,「我们需要更仔细地检查房间,寻找任何可能的隐藏装置。」

    他们花了两个小时彻底检查了整个房间,但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装置或痕迹。

    「这太不寻常了,」林逸凡评论道,「如此完美的犯罪现场,几乎像是......被设计出来的。」

    接下来,他们前往科技部大楼,检查第二个案发现场——林正信的办公室。

    「情况几乎完全相同,」周警官在办公室内解释,「清洁工早上七点左右发现屍T,位置、姿势、伤口都与家中的完全一致。Si亡时间也在凌晨3点左右。」

    「监控呢?」林逸凡问道。

    「同样没有异常,」周警官回答,「录像显示,林正信昨天下午五点离开办公室後就没有回来过,也没有任何人进入过办公室,直到清洁工发现屍T。」

    「两具屍T现在在哪里?」李刚问道。

    「在法医中心,」周警官说,「初步DNA检测显示,两具屍T的DNA完全相同,就是林正信的。我们正在等待更详细的检验结果。」

    「我们需要亲自检查屍T,」林逸凡说,「同时,我想询问两位目击者——管家和清洁工。」

    「可以安排,」周警官点头,「不过我必须警告你们,这两位目击者的JiNg神状态不太稳定。他们坚持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,但面对这种不可能的情况,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感知。」

    「这很正常,」林逸凡说,「面对无法用常识解释的现象,人的心理会产生防御机制。」

    离开科技部大楼後,林逸凡和李刚前往法医中心,检查了两具屍T。正如林晓彤所说,两具屍T确实完全相同,连最微小的伤痕和特徵都一致,就像是从同一个模具中制造出来的。

    「这不可能是自然现象,」林逸凡低声说,「即使是同卵双胞胎,也会有细微的差异。这一定是某种高科技手段造成的。」

    「但技术再先进,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复制一个完整的人T,包括所有的DNA和细胞结构,」李刚反驳,「除非......」

    「除非我们的基本假设是错的,」林逸凡突然意识到,「我们一直假设有两具真实的屍T,但如果其中一具,或者两具都是某种高级仿真呢?」

    「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设,」李刚思考着,「但如果是这样,那麽制造这种仿真的技术水平必须远超当前公开的科技水平。」

    「正是如此,」林逸凡点头,「我们可能面对的是一个拥有前沿科技的犯罪天才。」

    接下来,他们分别采访了两位目击者——林正信的管家陈伯和科技部的清洁工李大姐。两人的证词几乎完全一致: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场所发现了林正信的屍T,确信那就是真实的林正信,而不是什麽复制品或者幻象。

    「最奇怪的是,」林逸凡在回天机徵信社的路上对李刚说,「两位目击者都通过了测谎,他们确实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。这意味着,要麽他们真的看到了真实的屍T,要麽......他们的感知被某种方式C控了。」

    「感知C控?」李刚皱眉,「你是说像催眠或者幻觉药物那样?」

    「可能更先进,」林逸凡思考着,「如果有一种技术,能够直接影响人的视觉、听觉甚至触觉感知,让人确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,即使那只是一个投影或者幻象......」

    「这听起来像科幻,」李刚评论道,「但考虑到案件的离奇程度,我们可能真的需要考虑一些非常规的可能X。」

    回到办公室後,林逸凡召集团队分享各自的发现。

    「我分析了所有的监控录像,」贾明德报告,「表面上看,没有任何异常或编辑的痕迹。但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在案发前後的特定时段,录像中的数据包含一种微妙的编码模式,这种模式与正常的数字噪音不同。我怀疑这可能是某种隐藏信息或者触发机制。」

    「我调查了林正信的背景,」陈美玲接着说,「他在科技部主要负责研究经费的审批和分配。过去五年,他拒绝了数十个研究项目的经费申请,其中一些项目的提案人对此非常不满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名叫萧志明的VR/AR技术专家,他的感知重塑系统研究项目在三年前被林正信主导的委员会拒绝了。据说,萧志明当时情绪激动,公开指责林正信阻碍科技创新。」

    「萧志明?」林逸凡重复这个名字,「我们需要更多关於他的信息。」

    「我已经开始收集了,」陈美玲说,「他是台湾顶尖的VR/AR技术专家,曾任职於多家国际科技公司,拥有多项专利。三年前从最後一家公司离职後,他创立了自己的研究实验室,专注於感知科技的研究。」

    「感知科技......」林逸凡若有所思,「这与我们的理论相符。如果有人能够开发出C控感知的技术,那麽创造量子叠加谋杀的假象就不是不可能的。」

    「我会立即着手调查萧志明的研究内容和近期活动,」h小玉说,「我可以以科技记者的身分接近他。」

    「好主意,」林逸凡赞同,「但要非常小心,如果他真的是凶手,而且拥有这种高级技术,那麽他可能非常危险。」

    「关於费用问题,」陈美玲提醒道,「考虑到调查的复杂X和需要的专业技术分析,我建议我们向客户收取额外的科技分析费30万新台币和深度调查费50万新台币,总计80万新台币。」

    「同意,」林逸凡点头,「请准备相应的费用通知。确保所有的收费都有充分的理由和透明的记录。」

    会议结束後,林逸凡独自一人在办公室思考着案件的各个方面。这个「量子叠加谋杀」案不仅挑战了常识和科学原理,更挑战了他作为侦探的所有经验和直觉。

    「如果萧志明真的开发出了感知重塑系统,」他自语道,「那麽他可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完美犯罪。但没有任何犯罪是真正完美的,总会有蛛丝马迹。」

    林逸凡决定亲自深入调查萧志明的背景和研究,希望能找到破解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谜题的关键。而在台北市的另一端,萧志明正在他的实验室里,欣赏着自己创造的混乱和恐慌,全然不知道有一个徵信社正在一步步接近他JiNg心设计的「完美犯罪」的真相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