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:身分迷g0ng
「我们可能一直都Ga0错了,」林逸凡站在天机徵信社的办公室中央,面对着墙上的大型白板说道。白板上贴满了照片、文件和各种线索,中间用红线连接着不同的事件和人物。
清晨的yAn光透过百叶窗洒进室内,照亮了团队成员疲惫但专注的脸庞。经过一整晚的调查和分析,他们终於开始理解这个案件的真正复杂X。
「你是说,我们不确定谁是真正的王志远?」李刚皱着眉头问道,「但这怎麽可能?我们见过的那个人,他的指纹、视网膜扫描、甚至DNA都能证明他的身分吧?」
「理论上是这样,」贾明德接话,「但镜像项目的技术资料显示,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身分模拟系统。这不仅仅是表面的模仿,而是深入到行为模式、思维方式和记忆细节的全方位复制。」
「我从未来视界公司内部获取的资料支持这一点,」h小玉补充道,她的卧底行动已经持续了四天,「镜像项目的核心是一种称为神经映S的技术,能够扫描并记录一个人的大脑活动模式,然後将这些模式转化为可以被AI系统学习和模拟的数据。」
「而我查到王志远确实在三个月前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,」贾明德说,「包括详细的脑部扫描。这次检查是在未来视界自己的医疗研究中心进行的,由林志豪亲自监督。」
林逸凡点点头,走到白板前,在王志远的照片旁边画了一个问号:「这就是关键。如果镜像技术真的如此先进,那麽理论上可以创造出一个拥有王志远记忆和行为模式的数位分身。这个分身不仅知道王志远知道的一切,还能像他一样思考和行动。」
「但这不能解释昨晚我们看到的情况,」李刚反驳道,「晚宴上的那个王志远是个实T人物,不是什麽数位分身。」
「除非......」陈美玲突然开口,她一直在安静地分析各种数据,「除非他们已经将这项技术更进一步,创造出了实T复制人。」
办公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,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看似荒谬但又无法完全排除的可能X。
「这听起来像是科幻,」李刚最终说道,「但考虑到我们已经看到的证据,我不能说这是不可能的。」
「无论如何,我们需要确定一件事,」林逸凡重新掌握了讨论的方向,「谁是我们的真正客户?是最初来找我们的那个王志远,还是晚宴上与王美玲在一起的那个?」
「我查了银行记录,」陈美玲说,「支付给我们的款项确实来自王志远的个人帐户,交易时间是我们第一次会面的当天。」
「这至少证明最初委托我们的人确实控制着王志远的财务,」林逸凡思考着,「但这仍然不能确定他的真实身分。」
「我有一个想法,」贾明德突然说,「如果镜像技术真的如此先进,那麽它一定有某种限制或缺陷。没有任何技术是完美的,特别是这种前沿科技。我们需要找出这种技术的弱点。」
「你说得对,」林逸凡赞同,「而且我们需要更多关於未来视界和林志豪的信息。h小玉,你能深入调查林志豪的办公室和私人档案吗?」
「这会增加风险,」h小玉谨慎地回答,「但我可以试试。不过我需要更高级的设备和後援。」
「我会安排,」林逸凡点头,「这属於高风险行动,我们需要向客户收取额外的风险附加费,20万新台币。」
「我已经准备好了修改後的合约,」陈美玲拿出一份文件,「包括深度调查费、额外的卧底行动费和风险附加费,总计60万新台币。」
「很好,」林逸凡说,「现在,我们需要一个计划来确定真相。首先,我们需要同时监视两个王志远,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;其次,我们需要深入调查镜像项目的技术细节;最後,我们需要找出林志豪在这个案件中的真正角sE。」
「还有一件事,」李刚补充,「明天就是未来视界的技术发布会,两个王志远很可能会在那里碰面。那将是一个关键时刻。」
「没错,」林逸凡同意,「我们需要做好准备。李刚,你负责现场安保和监视;贾明德,准备好所有可能需要的技术设备;陈美玲,整理所有已知信息,建立可能的情境模型;h小玉,今晚就行动,看能否从林志豪的办公室获取更多信息。」
「那你呢?」李刚问道。
「我会再次会见我们的客户,」林逸凡回答,「无论他是谁,我需要从他那里获取更多信息,同时观察他的反应和行为模式。也许在面对面的交流中,我能发现一些数位技术无法完美模拟的细微差别。」
......
下午,林逸凡再次来到了王志远的办公室。这一次,他带着全新的视角和更多的警惕。
「林先生,谢谢你能来,」王志远站起身迎接他,「昨晚的事情让我非常不安。那个复制人竟然能够如此自然地与我妻子互动,这已经超出了我的想像。」
林逸凡仔细观察着王志远的一举一动,寻找任何可能的异常迹象:「王先生,我理解您的担忧。但在我们继续讨论之前,我需要确认一些基本信息。」
「当然,请问。」
「您和您妻子王美玲是什麽时候结婚的?」
「十年前的5月18日,在台北圆山大饭店。」王志远毫不犹豫地回答。
「您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什麽?」
「大学时期的一个校园社交网络平台,名叫校园星球。不过它最终失败了,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。」王志远微笑着回忆。
林逸凡继续提问,从童年经历到职业生涯,从个人Ai好到家庭关系,王志远都能流畅而详细地回答,没有任何明显的迟疑或矛盾。
「王先生,关於镜像项目,」林逸凡转向核心话题,「您能告诉我更多关於它的信息吗?特别是它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方向。」
王志远的表情变得严肃:「镜像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项目,它结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和神经科学技术,目标是创造出能够真正理解和回应人类情感的AI系统。」
「这听起来非常先进,」林逸凡评论道,「但具T来说,它是如何工作的呢?」
「简单来说,它通过分析人类的脑电波和生理反应,建立情感和思维的数学模型,然後用这些模型来指导AI系统的反应和决策。」王志远解释,「这使得AI能够以更加人X化的方式与人类互动,理解隐含的情感和意图,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语言。」
「这种技术有没有可能被用来复制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或记忆?」林逸凡直接问道。
王志远明显地停顿了一下,然後谨慎地回答:「理论上,如果有足够详细的脑部扫描数据和长期的行为记录,确实可以创建一个近似模拟特定个T思维模式的AI模型。但这与真正的思维复制还有很大差距,更不用说记忆的复制了。」
「那麽,您认为有人可能利用这种技术来模仿您吗?」
「这......这是一种可能X,」王志远承认,「但需要极高的技术门槛和大量的数据。除了我的合夥人林志豪和核心研发团队,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。」
「说到林志豪,」林逸凡继续问,「您和他的关系如何?我听说你们对镜像项目的应用方向有一些分歧?」
王志远的眼神闪烁了一下:「我们确实有一些专业上的分歧。我希望将这项技术用於教育和医疗领域,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和患者。而林志豪则更看重商业和娱乐领域的应用,他认为那里有更大的市场和利润。」
「这种分歧是否导致了你们之间的紧张关系?」
「我们是多年的朋友和合作夥伴,」王志远强调,「虽然有分歧,但我们一直在寻找折衷的解决方案。」
林逸凡注意到,当谈到林志豪时,王志远的语调和肢T语言有微妙的变化,显示出一种难以察觉的紧张感。
「王先生,最後一个问题,」林逸凡直视着王志远的眼睛,「您为什麽选择天机徵信社来处理这个案件,而不是直接报警?」
「因为这个案件太过复杂和敏感,」王志远回答,「如果公开处理,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镜像项目的发布。而且,如果真的涉及高科技犯罪或商业间谍活动,普通警方可能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。我需要像您这样既懂技术又懂调查的专业人士。」
林逸凡点点头,这个回答合情合理。但他仍然无法确定面前的这个人是真正的王志远,还是一个几乎完美的「复制品」。
「谢谢您的配合,王先生,」林逸凡站起身,「我们会继续调查,并在明天的技术发布会上加强安保。如果有任何新的发现,我会立即通知您。」
「林先生,」王志远在林逸凡准备离开时叫住他,「无论发生什麽,请记住我们的协议。保护镜像项目的安全和完整是最重要的,即使......即使要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。」
林逸凡注视着王志远的眼睛,看到了一丝难以解读的情绪:「我会记住的,王先生。」
离开「未来视界」大楼後,林逸凡立即联系了团队成员,分享了他的观察和疑虑。
「他回答所有问题都非常流畅,没有明显的矛盾或迟疑,」林逸凡告诉贾明德,「如果他是复制人,那麽这种技术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。」
「或者他就是真正的王志远,」贾明德提出另一种可能,「而昨晚与王美玲在一起的那个才是复制人。」
「无论如何,明天的技术发布会将是关键时刻,」林逸凡说,「我们需要做好一切准备。」
......
当天晚上,h小玉成功潜入了林志豪的办公室。作为「未来视界」的技术总监,林志豪的办公室位於公司最高安全级别的区域,但h小玉利用她的卧底身份和JiNg湛的技术,成功绕过了安保系统。
「我在林志豪的保险箱里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文件,」h小玉通过加密通讯告诉林逸凡,「有一份与全球科技投资的秘密协议,林志豪同意在技术发布会後将镜像项目的核心技术转移给他们,作为交换,他将获得5亿美元的报酬和一个新的身份。」
「这证实了我们的猜测,」林逸凡回应,「林志豪正在背叛王志远,计划窃取镜像技术。但这仍然无法解释两个王志远的存在。」
「还有更多,」h小玉继续说,「我找到了一个加密的y碟,里面有一个名为镜像终结的文件夹。我正在尝试破解它。」
「小心行事,」林逸凡警告,「如果被发现,立即撤离。你的安全是最重要的。」
「明白,我会......等等,」h小玉突然压低了声音,「有人来了。我需要躲起来。」
通讯突然中断,林逸凡感到一阵不安。他立即联系了李刚,让他准备好在必要时进行救援行动。
几分钟後,h小玉的通讯恢复了:「我没事,只是一个保安例行巡逻。但我听到了一些对话,林志豪和另一个人在讨论明天的计划。他们提到了替换和最终阶段。我没能看清那个人的脸,但他的声音......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像王志远。」
「你确定吗?」林逸凡追问。
「不能完全确定,但非常相似。他们很快就离开了,但我设法拍下了一些照片。」h小玉发送了几张模糊的照片,显示林志豪和一个背影与王志远相似的人走进了一个标有「镜像实验室」的房间。
「继续调查那个y碟,」林逸凡指示,「但不要冒不必要的风险。如果情况变得危险,立即撤离。」
挂断通讯後,林逸凡陷入了沉思。案件的复杂X远超他最初的预期,涉及商业间谍、国际情报活动,甚至可能的身分替换。而明天的技术发布会,很可能是这个庞大Y谋的最终阶段。
他再次检视了所有的证据和线索,试图找出其中的关联和模式。随着调查的深入,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X逐渐浮现:如果「镜像」技术真的如此先进,那麽它不仅可以用来创造「数位分身」,还可能用於更加危险的目的——完全取代一个人的身分和生活。
而这个案件的核心问题已经不再是「谁是复制人」,而是「谁是真正的王志远」,以及「真正的王志远现在在哪里」。
林逸凡意识到,他们可能正面对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科技犯罪,一个关於身分盗窃和替换的完美犯罪。而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,就在明天的技术发布会上。
「陈美玲,」林逸凡拨通了电话,「通知客户,我们需要增加一项紧急行动费,50万新台币。考虑到案件的复杂X和危险X,我们需要动用所有可能的资源。」
「明白,」陈美玲回应,「我已经准备好了修改後的合约,包括所有新增的费用项目。总计费用现在达到了265万新台币,其中包括基础调查费、跟踪费、科技分析费、卧底行动费、深度调查费、风险附加费、紧急行动费,以及最终的破案费。」
「很好,」林逸凡说,「确保所有费用都有详细的说明和合理的依据。我们需要向客户提供专业透明的服务,无论他是谁。」
挂断电话後,林逸凡继续整理思绪,准备迎接明天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X的一天。无论真相是什麽,他都决心揭露它,即使这意味着要面对一个可能改变人类社会的革命X技术带来的所有风险和道德困境。
因为在这个案件中,不仅关乎一个人的身分和生命,还可能关乎整个社会对「真实」和「身分」概念的理解。
第三十五章:身分迷宫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