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人站在原地,静静等着那只迎亲的队伍。
队伍近了,唢呐震天,红衣彩绸、鲜花飞洒,最当前牵引的是两列侍卫,高头大马、铁甲如镜般擦得雪亮,接后的两列豆蔻少女个个身姿曼妙,薄纱轻扬中柔白的小手不时洒出各色花果银钱,引得围观民众兴高采烈地去哄抢。
本该是极喜庆的场面,只是这些人,都是没有脸的。
面孔平板一片,惟有眼睛和鼻子的地方是三个黑乎乎的小洞,所有的人都没有嘴。
戚南眼睁睁看着一个无面的中年女子十分急躁地推开自己,趴在地上去抢那些掉落的银钱。有风拂面而来,清凉舒爽,是夏末秋初的好天气。
他望着周遭情景,又去看不远处巍然耸立的王城和高台,犹豫道:“这里是……淮州城么?”
“嗯。”大少爷点点头,“我们跟过去。”
他推开挡在身前的众人,径自向迎亲队伍后面走去,戚南只好快步跟上。
路过当中喜轿时,戚南忍不住抬头去看,青金箔贴花,朱红漆面上用浮雕、透雕绣满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凤凰,有振翅而飞的、有婉转低鸣的,有伏羽小憩的,也有昂首高立的,各式各样的凤凰,雍容华贵、富丽不可直视。
喜轿上有扇小窗,窗上挡着同样朱红的帏帘。
帏帘轻轻动了一下,好像有人的手指轻轻按在上面,想要掀开。
戚南下意识赶紧低头,他不明白为什么,但是就是知道,如果与那喜轿中的东西对视,会发生什么很不好的事情。
大少爷倒是一路脚步未停,几乎走到城门前,才到了喜队末尾。后面长长排着的都是手捧随礼的仆从,也都穿着朱红袍子,手上或是木盘、或是瓷盘,满满地装满了各样物事,用红布盖住了。
戚南跟到队尾,这里与方才的喧闹吵嚷截然相反,一个人也没有,仆从们只是沉默着低头行走,像是一个个木头做的傀儡。
大少爷走到队尾的最后两人背后,一手一个,卡住他们的脖颈向地上随意掷去,顺手接住了两人手中的托盘,所有动作不过一个眨眼,十分利落。
那两人倒在地上一动不动,仿佛本就是死物。
大少爷将一个托盘递给戚南,示意道:“跟着。”
戚南听话地端起跟上,他打量了一番前面侍从的模样,自己也学着样子挺直脊背,双手平直伸出,捧着那个木盘。盘子上不知是什么东西,并不是很重,晃动时有粘腻的声响,他不惯做这样的动作,不一会便手臂酸痛,索性随意拿在手中,转头看看大少爷,他的动作十分标准,是一贯以来的严肃端正。
一行人缓缓向王城当中行去。队尾其实颇为安静,在前面吵闹的背景下反倒显得有些阴森,所有人都是整齐划一的脚步和动作,没有交谈,没有呼吸。
戚南压低了嗓子:“大少爷,您说我能看看这盘子里是什么吗?”
大少爷:“这些仆从看了么?”
戚南:“没有。”
“那便不要看。”大少爷目视前方,“不要做不该做的事,否则会被发现。”
戚南一怔,被发现,被什么发现?
他站直身子,盯着前面的喜轿看了一会,还是伸直了手臂,学着大少爷的样子,规规矩矩将托盘捧好,长长的喜队像是长长的赤蛇,绕过大路小巷,盘桓一圈之后,探入了王城之中。
戚南在王城大门前顿了会脚步。
同样的楼台、同样的回廊,同样的假山水石,一切都与之前见到的一样,但是面前的一切都是灰败的、凋零的、枯萎的、腐朽的。
原本的王城大门,五间三启,绿琉璃瓦、纵横六十四枚金钉,门边细细用金粉绘出三足金乌的王家徽纹,说不出的威风气派,戚南前日走入时盯着看了许久。
如今的大门,只是几块朽烂的木板,勉强堆靠在一起,表面皴裂,像是枯朽的老人的脸,每道皱纹都是由绝望又漫长的时光雕刻。戚南走过时,一块残片落到地上,直接化成了灰,剥落的残面上钻出几条肥白的蠹虫。
喜队很快被分成两列,前方的侍卫和少女转去正院,后方的侍从被引领着去了西侧的偏院,待到了地方,侍从鱼贯走入,一个个将手中的托盘整整齐齐摞好,戚南和大少爷最后走进去,出来时,那些侍从已经四散开来,有的扫地,有的抹桌,有的只是呆呆站着,一动不动。
大少爷走到一边,拿回两块葛布来,仔细浸了水,整齐叠好,取出其中一块开始擦拭院中的廊柱。
戚南有样学样,也站在旁边干活,两人中间隔着一根掉光了大半漆面的破旧廊柱,可以看到大少爷的侧脸,轮廓挺拔,目光专注,竟的确是在认真干活。
他的手指修长、骨节分明,虽然清瘦但是很有力量,戚南想到他执刀时的凛冽锋芒,忽然觉得这般弓腰擦洗的样子有点难以接受,便一把拿过了他手中的葛布,道:“这种事还是我来罢,咱们所在如此偏远,大概不会被发现。”
大少爷看他一眼,没有拒绝。
戚南一边擦洗一边低声道:“这是安王妃的梦,对么?”
大少爷有些倦怠似的点点头,他半靠在廊柱上,低头看戚南忙活。
戚南胡乱擦那些肮脏不堪、根本永远无法被擦干净的栏杆,周围不时有无面的侍从来来往往,没有人讲话,没有人过来,每个人都在机械做着自己手头的事情。
喜嫁、灰败的王城、面目模糊的仆人、没有眼,所以无法看,没有嘴,所以不能言,看来安王妃真的如李万里所言,过得很不如意。
“不知万里统领去了哪里?”戚南问,“大少爷,下来怎么办?”
许久没有得到回答。戚南抬头,看到大少爷似乎是累极了,整个人仿佛再也支持不住似的,倒向了廊柱,那破烂不堪的廊柱哪里撑得住一个成年男子,吱嘎怪响两声就从中间折断了。
戚南吓了一跳,赶紧丢开葛布去扶,同时紧张地环顾四周,生怕那些无面仆从变脸。
无面仆从依然各自忙碌,无人理会这小小角落里发生的一切。
大少爷半倒在他的身上,一手还勉强抓着栏杆。他个子很高,常年习武,瘦削结实,落下来的时候像是一块冰冷的石头,戚南倒退一步,用力撑住,道:“您是病了么,先歇一会罢!”
大少爷全身绷得很紧,手背上青筋毕现,似乎在忍受极大的痛苦。他顿了很久,慢慢推开戚南,站直身体:“无事。”
戚南:“……”
大少爷既然这么说了,他也没有再追问,自从进了这扇所谓的“门”,他便觉得大少爷眉宇间疲态越来越明显,并且一直忍耐着什么。
这可如何是好?他还要将大少爷照顾得妥妥贴贴,带回昭山给福伯。
“不必擦了。”大少爷疲惫地开口,“我坐一会。”
他径直走到墙角,刚要坐下,就见戚南从一直带着的箧笥里取出两件换洗衣服,在地上团着堆了堆,勉强凑成一个垫子。
大少爷看着江州雍顺布庄的锦衣被皱皱巴巴铺在地上,面不改色坐了上去。
戚南又从箧笥里翻出一个小葫芦,讨好地递过去:“这是我在山下买的酒,师父说困了痛了,喝酒就能好。”他看着大少爷接过酒,仰头喝了一口,紧接着呛得咳嗽起来。
酒的味道辛辣刺鼻,甫一入喉就像是燃起了一捧火,粗劣的酒意在短短的瞬间驱散了骨子里带来的刺骨冰冷,让他难得感到一丝暖意。
他又喝了一口,慢慢抿下去,问:“这是什么酒?”
戚南眼巴巴地瞅着他:“这酒叫平生意。大少爷,这是我的酒,连小壶花了三个铜板,您可不能喝完了。”
“平生意。”大少爷将小葫芦放在手中,笑了一下,“平生意,众生苦。竟然是这样的名字。”
笑容倏忽即逝。他很少笑,笑起来却很好看,微弯的眼睛冲淡了平日里的冷肃端重,现出几分真正的温和。
戚南索性也在他身边坐下。他隐隐有点明白了这个门中天地的规矩,做梦的人按着自己的记忆重复曾经发生过的事情,记得的浓墨重彩,不记得的便混沌不清,这是安王妃的出嫁之日,他们不过是众多忙碌张罗的仆从,千篇一律、百面也不过一人,不值得被记住。
大少爷难得有些放松,他靠在背后的矮墙上,长腿一伸一屈,一点一点喝酒。戚南看了一会,意识到大少爷并没有归还的意思,只好也跟着靠在墙上,看着一条黑得发绿的蚰蜒舞动着数百条腿和长长的触须,快速在墙上爬过。
天空晦暗不明,如同清晨也像是黄昏,分不清是什么时候,远方似乎有什么声音,嘈杂凌乱,是不成调的曲子,在自顾自狂喜。
戚南转头看着大少爷将自己小葫芦里的酒喝得一干二净,情不自禁叹口气。
大少爷隐约有些醉意,浓黑的双眼望过来带着湿润的气息,清冷的脸上也带了淡淡的暖色。
戚南大着胆子道:“大少爷,您要是仙人的话,赶紧想办法找到万里统领,我们回昭山罢。”
“我不是仙人。”大少爷也后仰靠在破破烂烂的矮墙上,转过头与戚南对视,“万里……我找不到他。”
“这是门里啊。”
他长长叹口气,又说一遍,“这是门里啊。”
戚南:“门里?门里怎么了?您不是会开门,我们出去就好了。”
大少爷低低地笑起来,笑声低哑,透着无所谓与无可奈何。
“不是所有的门都能走出去的。”大少爷道,“我未受神骨,只能开昭山的门。”
戚南一惊,连忙坐起来:“那我们如何出去呢?”
大少爷漠然道:“出不去就出不去罢。”
戚南道:“这可不行!我要带你回昭山的!”
大少爷盯着他:“回昭山做什么?”他扯起嘴角,露出一个讥讽的笑,“你怕是高看了我,自幼年我便入门,至今已有十四载,我整整找了十四年,从未见过神骨。”他抬手放在眼前,青色的筋络越发明显,其中有微微的亮,不像是血,倒像是火。
“找不到出去的门,我们慢慢就会被这位小重山主同化,变成如他们一般的傀儡行尸。”大少爷继续说,“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,你呢,你出去又要做什么,和风先生身故,你可有家人,可有朋友,可有人等候,可有人相守,可有不得不成之约,可有不见不可之人?如果都没有,在门里,和在门外,又有什么区别?”
戚南想不出反驳的话,憋了半天才道:“那万里统领呢,他怎么办?”
大少爷厌烦地闭上眼:“旁人与我何干。”
戚南:“……”
戚南:“如果,主人醒了,这个梦还会在么?”
大少爷:“你可以到时看看。”
戚南:“……”
他觉得大少爷醉了。
醉了的大少爷难得真实起来,卸去平日的严肃、持重,也卸去了强行作出的温和和善意,露出内里的本性来。
戚南叹口气,起身走到破落小院的门口,想要探察一番。刚走过去,就看到无数枯败的枝叶瞬间飞起,在半空中席卷成一团浑浊肮脏的风,风散去后,不远处,缓缓有人走过来。
荒(七) 平生意,众生苦。竟然是这样的名字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