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愉快的记忆】
上星期,崽崽跟着我们去爬山,原本预计半天就要下山回程,但是因为中途找不到下山的路线,于是乎——
崽崽跟着我们,一起爬了一整天,从上午十点左右一直到下山,时间是下午四点。
整整六个小时,作为一个成年人,我觉得浑身酸软疲惫,尤其是小腿肚,第二天完全疼痛,估计是乳酸堆积过多,犹如跳了蛙跳的后果。
崽崽当天下山时,精神十分好,“妈妈,我一点也不累,我还能继续爬。”
第二天,他累了。
第三天,继续疲软。
星期一上学,崽崽赖在床上不肯起来,嚷嚷着还要继续睡。
前一天晚上,我特意让他八点多就准备睡觉,如今赖床到早上八点,十二个小时还不够?
我没有惯他的毛病,硬是将人从被窝里拉出来,洗漱吃饭,之后准备出门时,小家伙不干了。
躺在沙发上耍赖,撒泼,蹬着腿不高兴,“我今天不舒服,我不想去幼儿园。”
此时时间已经到八点半,这学期开学以来,他从未这么晚出发过。
爸爸还在劝说,我已经有些压制不住怒火了。崽崽再一次脱了鞋跑回卧室时,我爆发了。
“你去不去?”我站在客厅,冲着他说话,声音不自觉提高八个度。
崽崽不去,委屈,“我不舒服,我难受。”
“你明明好得很,你看你跑的多块,你能哪里不舒服?”
两人僵持许久,最后,我拿起了他的玩具——一根小塑料棍。
崽崽对棍棒有恐惧,他害怕这类的东西,我一拿起,还未有行动,他就开始嚷嚷。
“你走开,你不要打我!”
我没下得去手,但是拿在手上,进行武力威胁。
好几次,小棍子擦着他的屁股过去,我努力装样子,但是凶狠劲儿十足。
崽崽终于忍受不了,一把抢过我的棍棒,然后冲着我大喊大叫。他拿着棍棒向我挥舞,想要打在我身上,却又没有动手,然后自己抱着棍棒,开始哭。
“你不要打我……”
“我真的很累,我不舒服……”
最后,崽崽哭哭啼啼去上学,我在家里打扫卫生,爸爸送完孩子回来,继续去上班。
临近中午,爸爸和我发微信聊天。
爸爸:【妈妈以后不要和你儿子对着干,纾解他的情绪,他可能真的不舒服。】
我:【好吧。】
爸爸:【不要拿棍子威胁他,问他原因,好好说,理解他,给他拥抱,说爱他,说出你的理由。】
我:【他脚不行了?】
爸爸:【他怕你不爱他,他对着你干都是在呼唤你的爱。】
我:【……我也需要他的爱,他的理解。委屈.jpg】
爸爸:【如果你想让他做,就鼓励他,相信他。那就好好说,拿起棍子你就不是和他平等的说话。】
爸爸:【他没有武器。】
我:【好吧我知道了。】
说实话,到这时,我已经开始心疼崽崽了,爸爸说得对,我仗着自己是大人,肆意妄为了。他根本打不过我!
爸爸:【你要活得他的理解你就跟他说,承认自己的不对,他不能学。以后青春期他又能力和你做同样的事的时候,你就没有东西能威胁他了,他可以离开你。】
爸爸:【一旦他出现情绪,首先要去化解他的情绪,了解他的原因。】
我:【好的,我就一急,唉……】
爸爸:【昨天他也说自己不舒服,我也知道不是真的,可能是前一天没睡好,你跟他好好聊,他会跟你说原因的。今天也可能没睡好,流鼻血,人就累。】
我:【好的,下午我和他好好聊天。】
爸爸:【你小时候你妈拿棍子打你,你什么感受?我爱妈妈,但是不想妈妈打我,我有我的理由啊,妈妈不听,我很伤心。】
爸爸:【他夺你的棍子是阻止你,他想打你但是他没有,他还爱你!大哭.jpg】
我:【好吧。】
爸爸:【幼儿园可以不去,但是不是这种方式,如果他可以有正当理由,合情合理,你就该同意,即使他骗你,你也要爱他,让他明白你的爱是没有条件的,但是诚实是必须要有的,他能明白自己是对是错。微笑.jpg】
爸爸:【他的东西要尊重他的处置权。早上扔了那纸筒他就开始不开心了,还有被你吃的蛋糕。所有他坏情绪的来源你要想想,最开始是因为什么,你要注意这点。爱他就尊重他,无条件包容尊重,但是画好底线。】
聊天到这里,我已经不想继续了。
心里很不平静,想了很多,也在反思自省。
崽崽还没出生时,我和爸爸就在商量,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他,最后一致决定,采用爱的方式,不让上一杯的棍棒教育得以延续。
父母辈的教育来源于他们的上一辈,在那个年代以及众多儿女的环境中,棍棒教育大概是成效最快速的,而那时连温饱都难以维持,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一个孩子内心是否健康成长。
如今的我们,作为九零后,算是承上启下的一代,希望给下一代更加灿烂且不一样的未来。
我一直尽量避免用打的方式去教育孩子,从崽崽出生到现在,只打过两次,一次因为他一直没学会大小便,另一次是因为他实在太顽劣,差点遇上危险。
而这一次,威胁式的拿起棍子,让他内心的恐惧再次激起,我知道,我给他心里留下了阴影。
很愧疚,也很烦恼。
一个人可以逍遥自在,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,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我想说的。但是作为父母,我的一言一行却更多地会给孩子一个投影,言传身教不是说说而已,孩子的模仿力实在很强。
都说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,幸福的童年却可以治愈一生。我一直想让崽崽的童年时光充满快乐,在他长大成人时,回忆起他的儿童及少年时光,所有的记忆都是温馨美好的。
爸爸一直主张用爱的教育,他的耐心似乎与生俱来,对崽崽特别有耐心,却也不会纵容他无底线。
相比较,我似乎更加感性,做事方式带着自己的随意,崽崽爱妈妈,但是却崇拜爸爸,这大概就是父亲和母亲的差别了吧?
这一天我都在想这件事,反思的同时,希望自己吸取教训,能够找到更加合适的方式,和孩子更好地相处。
第一次做母亲,我可能做的不够好,但是我一直在努力。
希望崽崽原谅妈妈这一次,我们一起成长吧!
谨以此记录,希望不要再犯。
第五十一章 不愉快的记忆,反思自省。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