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这一生到底会变成什麽样的人,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。
我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却很重视T面的家庭。爸爸是公务员,妈妈是小学老师,两人最大的共识就是「做人要得T」。什麽都可以不优秀,但不能失礼。吃饭不能出声,说话不能太大声,笑也不能笑太开,会被说「没家教」。
所以从小开始,我就学会了一种笑容——那种不会太过外放、不会让人觉得张扬的笑容。嘴角弯起,眼睛轻轻弯下,眉毛微微提起一点点弧度……这种笑,我对着镜子练了好几年。
小学三年级时我转学,进到一个班级气氛很奇怪的地方。全班nV生被分成三个圈圈,最大的圈圈有一个带头的nV孩,长得漂亮、成绩好,也很会挑人排挤。她看不顺眼的,就会变成大家口中的「别靠近她」。
有一次,我只是多看了那个被排挤的nV孩一眼,那nV孩也只是回我一个勉强的笑容,结果我回家後发现铅笔盒里被倒进了白胶。
我没说什麽,只是默默地把那张笑容贴得更牢。从那之後,我学会了怎麽成为旁观者——不是因为我冷漠,而是因为我还太小,不知道该怎麽保护人,也不知道怎麽保护自己。
国中时,我第一次谈恋Ai。对方是同班的男生,长得不特别帅但很风趣,总是会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偷偷在桌上放一包棉花糖。可是後来他劈腿了。劈腿对象是我最好的朋友。我没哭,也没闹,只是微笑地祝他们幸福。那天回家,我对着镜子练了整整一个晚上的「看起来毫不在意」的笑。
高中、大学……我也谈过几段恋Ai。有的男生说我太圆滑,有的说我太客气,有的甚至说我「像个公关小姐」,让人无法靠近。我笑着点头说「我明白」,但心里却觉得——那我应该要怎麽样你们才会满意?要哭得歇斯底里才叫真X情?还是要让你们觉得自己可以拯救我才叫「可Ai」?
我不是不曾Ai过人。只是每当我放下那些训练出来的「得T」时,对方却又不知所措,像是在看一件商品突然坏掉了。
出社会後,我在几家公司辗转待过。有大集团,有小型创业公司,也有那种表面上标榜自由实则高压压榨的科技公司。每个地方都说自己是「一家人」,但实际上,大家都在算计每一份工作量、每一分责任谁该扛。
我曾经在某家公司加班到凌晨三点,隔天主管却因为我没穿高跟鞋而当着全组同事面训话。我只是笑着道歉,然後低头继续工作。
我也曾被男上司在敬酒场合灌酒,还伸手搭我肩说:「语柔啊,你真的好漂亮喔~」我一样笑着,轻轻挪开那只手:「谢谢经理,这杯我敬您。」之後我找藉口早退,却记下了这人的名单——心里明白这种人迟早要远离。
我不觉得自己是多厉害的人。但我知道,在这个社会里,「当一个好人」的定义不是只靠善良,而是要懂得界线、要能够生存下来、还要保有一点点,不被磨光的真心。
所以我一直对着镜子练笑。不是假笑,是一种带着防御X与温柔的真笑。那种笑,是给别人安心的,也是给自己撑下去的力气。
一直到现在,我已经可以在任何情境中,自然地微笑、得T地交谈、礼貌地拒绝、不卑不亢地退场。
但有时候,我也会在回家後把灯全部关掉,坐在沙发上,静静想着一件事:
「这样的我,真的被谁看见过吗?」
直到那天夜晚。
我在一场无聊到几乎想偷溜的公司聚会里,注意到了一个尴尬陪笑的男人。
第六章:某个她的独白(1)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