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丰还记得自己在幼稚园学到的第一首歌——「肥猪歌」。小学音乐课上又学了不少歌,当时的音乐老师是班里同学——易洁——的妈妈,印象深的有《学习雷锋》、《闪闪的红星》等革命歌曲。那时家里几乎不带孩子去看电影,但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看五场电影,基本都是反映革命战斗的电影,每次全校排队去电影院,大家的心情彷佛过节一样开心,这些歌曲大都是这些电影的cHa曲。山丰已完全记不起初中阶段的音乐课了,也许初中是山丰最专注於学习的阶段,至今只记得当时如何沉浸在数学、语文的书籍和题目之中,特别喜Ai上课,每次课堂笔记,都像艺术品一样地对待。爸爸b较喜Ai音乐,家里有一个唱片机,有时爸爸会放一些唱片,但基本都没有印象了。他有一阵子很想培养山丰和弟弟对京剧的Ai好,带着他们去看过好多次京剧电影,印象b较深的是裘盛戎的《铡美案》,其中临近结束时,包公的一大唱段,山丰还是有些喜欢的,特别是其中表达心焦的搓手动作,山丰有好一阵子常常模仿。但山丰最终还是没有喜欢上京戏,最主要的原因是唱腔单调,且太拖遝了,而且需要了解很深的历史故事,才能真正看懂。真正开始感受到音乐的魅力,逐渐感觉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X,是在高中阶段。
高中没有音乐课,但是同学们自发唱歌的热情高涨。高中时期正是流行歌曲开始兴起的时候,特别是台湾和香港的歌曲开始风靡大陆,当时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很喜欢唱歌,包括陈林。那时的规矩是小学和初中都是男nV同桌,原理是认为这个阶段的男生nV生之间不会是好朋友,不会相互影响。高中则是同X同桌,原理是这个阶段的男生nV生接触太多,可能早恋,因此隔开。而且同桌经常换人,至多一个学期,一定会换。不过与别人不同,山丰高中三年的同桌没有变过,一直是陈林,他是班主任陈老师的儿子。也许陈老师希望山丰能够带动他一起学习,考上大学,陈林的成绩一直处於不上不下的边缘,他是非常聪明有趣的人,他爸爸就觉得他差一点刻苦。高考前,大概意识到自己上大学的把握不大,陈林参加了当地一个税务部门的招工考试,这是所谓「油水」高的工作,陈林成功考上了。山丰稍感遗憾,没有最终帮助他上一个大学。
陈林唱了很多让山丰觉得很不错的流行歌曲,主要是台湾的校园歌曲,印象最深的是《梨花又开放》,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、回到故乡的歌曲,港台流行曲与大陆当时的歌曲有很明显的不同,旋律更优美,曲调更抒情,歌词更感人。山丰当时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即将离开长寿,去往远方,将来很可能长期远离家乡,因此《梨花又开放》很符合山丰当时的心境,深深被它打动,听到时、或自己哼唱时,会情不自禁地黯然神伤。这些流行歌曲给了山丰新的情感T验和生活情趣,让山丰能时不时暂时从枯燥的复习中脱离出来,有时觉得这样的美的感受才是生活的真谛。尽管山丰是理科生,随着人生的展开,山丰甚至认为能够带来美的各类艺术——包括文学、哲学、音乐等等——在人类JiNg神世界中具有b理X科学更高的地位。陈林的嗓音并无特别,但是该高的音能高上去,该低的地方能够低下来,通常他只是一边做事,一边轻轻唱给自己听,但我听起来,b专门的演唱,还真挚质朴,一种静静的感染力。
忘不了故乡,
年年梨花放,
染满了山岗我的小村庄,
妈妈坐在梨树下,
纺车呜呜响,
我爬上,梨树枝,
闻那梨花香。
摇摇洁白的树枝,
花雨满天飞扬,
落在妈妈头上,
飘在纺车上。
给我幸福的故乡,
永生难忘,
永生永世也难忘
重返那故乡,
梨花又开放,
找到了我的梦,我一腔衷肠。
小村一切都一样,
树下空荡荡,
开满梨花的树下,
纺车不再响。
摇摇洁白的树枝,
花雨满天飞扬,
两行滚滚泪水,
流在树下。
给我血r0U的故乡,
永生难忘,
我永不忘,永不能忘。
音乐的感染力很难用语言描述,歌词还可以说说,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旋律,旋律与歌词如何完美结合迸发出更大的感染力更难以诉说,这是一首三个方面都在那时那刻完美击中山丰心灵的歌曲,以後的随时随刻也几乎未有衰退。山丰当时已经怀着告别从未离开过的故乡的心情,歌中所唱几乎句句符合山丰的心声,山岗、树枝、村庄,都是家乡常见的风景,意境也相当凄美,洁白的梨花漫天飘下,瞬间放大了的晶莹泪花洒下,留在不舍的故土。曲中「永不能忘」反复Y唱,一唱三叹,将情感堆积到ga0cHa0,难以自已。不离的梨树和远离的歌者反覆相互映衬,更凸显远离的伤感。梨树、梨花、纺车、妈妈都是故乡美好的象徵,都是自己幸福的源泉,而未来的山丰只能与他们短暂重逢,怎麽不流泪感伤。这些只是词的分析,其实曲的旋律更美,以最合适的方式将这些词送入耳中、心中,无法自拔。
班里还有一位田径队同学——朱斌——也Ai唱歌,朱斌来自农村,五大三粗,人相老气,偏偏喜欢唱《三月里的小雨》,天天唱,唱得柔声柔气,那时候只是觉得他扭捏做作,後来才知道他模仿刘文正,不过唱得真的好,也算是山丰的流行歌曲启蒙者之一。一个人的外形、说话的声音和唱歌的声音可以差别很大。高中同学中,喜欢唱歌的很多,稍有空隙,就在唱,而且被别人听到,也没什麽难为情。这与初中和大学都有很大的不同,初中没有人唱歌,大学有,但是太正式,随时随地随意哼唱的很少。
高中有一次难忘的唱歌经历,当时学校组织歌咏b赛,山丰班表演的节目是合唱《共青团员之歌》,文娱委员雷羽非常积极,这个歌是她选的,组织大家排练,调动大家的热情,这算是山丰第一次真正开口大声唱歌,记得刚开始不太喜欢,抱着应付的想法,慢慢投入进去后,後来越来越喜欢了,这大概就是音乐的力量,不用说教,自带感染力。山丰从此知道,对一首歌的感受,如果仅仅是听,感受不如自己认真地唱,一个人唱又不如大家一起唱。当你投入地参与到集T合唱中,你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理解和把握都会进入更高的境界,歌曲的感染力会成倍地放大。後来,工作后,参加复旦计算机学院的教工合唱,当时的歌曲是《同一首歌》,这是一首非常熟悉的歌,几乎唱烂了大街小巷和各个电台电视台,可是当音乐指挥指导大家一遍遍练习后,真正进入到各个细节,再熟悉不过的曲子有了全新的T会,觉得旋律更美了。这就是唱歌的魅力,也是山丰非常珍贵的有限的几次唱歌经历。还有一次,在南方航空公司工作期间参加的大合唱《团结就是力量》,不过那次感觉一般。
高中接触流行音乐的另一个管道,是邻居放歌,居民楼前後两栋,一共40户人家,山丰学习的那间屋,从门口、窗外飘进来的声音不下7、8家,有的是电视,有的是夫妻吵架,有的是孩子打闹,有的是刚刚时髦起来的卡式录音机放的流行歌曲,尤其在周末,10点以後的上午,4点以前的下午,总有一家会很大声地放流行歌曲,记得很多时候是邓丽君的歌,邓丽君的那种难以描述的nV人味十足的声音在大陆中国就是空谷足音、天外之声,闻所未闻,与她稍微接近的都没有。不过山丰并不是很喜欢,那种声音并不是平常说话的声音,装饰过头了,山丰更喜欢朴实和深情的声音。任力家放出来的齐秦的歌,山丰就喜欢多了,有时听得入迷了,山丰乾脆趴在窗上听一会。到了晚上,隔壁邻居有几个老人都有听力的问题,他们的电视声真的是开到对全楼人民广播,山丰常常同时听好几部电视剧,神奇的是,好像没有影响到山丰的学习。相b现在山丰所在,美国的郊区,实在太安静了,似乎也少了一份人间烟火和生活乐趣。
十一、音乐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