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爷爷的几个孩子,特别是几个儿子,可能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,没有得到好的教育,境况不佳,明显没有了王爷爷那种读书人的气质。其中一个和王爷爷住一起的,总听爸爸开玩笑叫他「泥巴人」,或「王泥人」,大名应该是「王立人」,在搬运社工作,就是卖T力扛包的工作,经常喝得大醉,发酒疯,好在他本质上不坏,自己闹一阵就消停了。山丰读的第一本武侠《玉娇龙》是跟着王泥人读的。他晚饭喜欢把桌子搬到走廊中间的楼梯厅,倒上一大碗白酒,饭和菜都吃得少,一只手喝酒,一只手拿书,把书当下酒菜,吃上两三个小时。那时他看得最多的是《今古传奇》杂志。喝完就容易发酒疯,到处摔跤,躺在地上,衣服很脏,那里坡多G0u多,有好多次摔得很严重。王泥人还是有些文学品味的,他告诉山丰当时正在《今古传奇》上连载的《玉娇龙》写得非常好,值得读,其他读不读无所谓,他看最新的一期,山丰就看上一期,他还告诉山丰,作者是长寿本地的,难得的人才。山丰一向暗自为长寿当地没有出过令人自豪的人物而惭愧,听他这麽说,山丰就很感兴趣坚持读下去,不过写得确实好。
王泥人年纪很大後,许婆婆张罗,讨了徐家坪的一个菜农做媳妇,那时城乡差别极大,城市人,即有城市户口的人,条件再差,也被农村人——即农村户口的人——羡慕,要找一个农村户口的对象都不难。王泥人住的那间屋不和他父母连一起,在山丰家隔壁,和山丰住的屋就隔一道墙,半夜夫妻两讲话山丰都能听到,经常半夜两人讲着讲着就打起来,从屋里打到屋外,从走廊的西头打到东头,最後到最开阔的楼梯口的地板上,两人按在一起,楼里的邻居都起来劝,
「莫打了,你们两个,都是打烂仗的人,还吵什麽吵,打什麽打?」王泥人母亲许婆婆总是最大声骂劝他们的那个。
「打PGU堆儿,不算打。」王泥人总是这麽狡辩,他把老婆压在地上,坐在老婆的PGU上。大家看得又气又笑。
通常折腾到淩晨。後来,许婆婆又帮他们作主,让他们领养了一个nV孩。後多年後,山丰回去,听妈妈讲,王泥人终於有次,把腿摔断了,不过nV儿长大後还算挺有出息的,王泥人的故事最算有点亮sE。王泥人的故事很多、很惨,如果遇到鲁迅,估计会给他写一篇类似《范Ai农》或《孔乙己》的文章。
山丰对童年的居民点有很灰暗的记忆,几十户人家难得有太平的家庭,都经常吵架,夫妻吵,婆媳吵,楼上楼下吵,左邻右舍吵。大家都是喜怒形於sE,好的时候好,不分你家我家,生气了也不藏,直接就吵。那时山丰妈有句口头禅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」。山丰每次跟着妈妈去外婆家,也是笼罩在深重的愁闷中,妈妈的兄弟姐妹多,该上学的、该工作的、该结婚的、该找房子的,都是愁心的事,妈妈在外婆家一起商量,说来说去,怎麽也说不完,没有多少办法,时间晚了,妈妈从外婆家出来,带着孩子们往家里走,总有人会送很长一段,路上和妈妈还是说这些事,边说边
后续内容已被隐藏,请升级VIP会员后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