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番外】明月,请温和地走向我的夜·5

    06年这一年有个闰七月,中秋节便推迟到了十月份,连带着方晚的生日也往后推。

    她是农历八月初九的生日,很好记,又发又长久的,而且方晚高兴,这天生日,后面就紧接着国庆节和中秋节了。

    听到这,温华问方晚:“你多大了?”

    “十一。”

    温华眨眨眼,像是在搜寻记忆与之对应:“……你不是已经十一岁了吗?”

    他记得刚见面的时候就跟席月萍套了话,说方展十叁,她十一。

    方晚像是看傻子似的看他:“哥哥你不知道虚岁吗?等我过了十一,别人问起来,我妈妈就会说我十二岁了。”

    温华:“……”他还是第一次被人当傻子看。

    但是有个问题让方汉和席月萍犯难纠结。

    常理来说,方晚方展过生日都得回老家,再加上还有中秋节,整个假期都得在老家跟爷爷奶奶玩,这是人之常情,老人家想念孙子孙女,电话都催了几个了。

    “那温华怎么办?总不能留他一个小孩子在这里吧,他家里大人又一直没回来,虽然说看着高高大大的,但总归是个十六岁的小孩子,比方展大不了多少。”方汉有点犯愁。

    席月萍坐在镜子前拍水抹霜:“前阵子我听说前面的一个小区,有一户人家就是只有小孩子在家,小偷进去抢了东西不说,小孩子也被捅死了。让温华一个人待在家里我不放心。”

    温华跟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,但他是个好孩子,席月萍跟方汉要出去上班,温华就负责送方晚上学接她放学,放假还去接方展,又给他们俩准备饭菜,给家里打扫卫生,带着俩小屁股玩,性格很好,辅导作业那更是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但凡有点良心的人都不放心,可骤然把一个陌生人带回老家,中秋节几家亲戚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呢,怎么想都觉得尴尬。

    “尴尬就尴尬,爸妈他们还能把温华赶走吗?”方汉说,“等会我打个电话去跟爸妈说说,多添一副碗筷的事儿,睡觉让他跟方展挤一挤就好了,老房子二楼有那么多房间呢。”

    他这么说,席月萍也敲定主意了:“行,明天就跟温华说,把他带回去。”

    晚点方汉就跟爸妈通了电话,老人家听了前因后果也是通情达理,思想跟方汉一样,觉得不过就是一副碗筷的事情,更是心疼温华这孩子性格那么好还孤孤单单的,直埋怨温华父母不负责任。

    第二天,温华就清点好东西,跟着他们去搭公车回老家。

    这让温华觉得有些紧张,毕竟那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,陌生的人。

    但确实他们都是好人,温华深知基因的概率问题以及普遍性问题,一家子都是好竹,那么老一辈应该不会是歹竹。

    通过一段崎岖的路才到达,下了车还得步行几百米左右,方爷爷方奶奶早早地等候了。

    见了温华,老人家格外的热情喜欢,方晚比谁都幸福,像是宝藏被发现,她热烈地期盼地分享给家人。

    “爷爷!奶奶!”小女娃往老人家怀里扑,方爷爷一把把她抱了起来,方晚搂着爷爷的脖颈,说,“爷爷奶奶,这是温华哥哥!”

    温华手里提着两大袋子给老人家的吃食,肩膀上还挂着方晚的小书包,恭恭敬敬地向老人家问好:“爷爷奶奶好,我是温华。温柔的温,中华的华。”

    老人家看了温华一会儿,奶奶点点头说:“是个好孩子,给你名字很配。”

    温润如玉,面容华丽,行为举止又腹有诗书气自华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老房子阴凉,没什么华丽的装饰,只有常见的黏土红砖,然后用水泥砌好,看起来以及有一段时间了,墙面脏兮兮的,四处角落里都有一些涂鸦。

    温华放下东西还四处看了看,在一楼的大堂的一面墙上,温华看到了方晚和名字,还有方展的,弯弯扭扭的,两个人的名字是用碳写的,旁边还跟着几个黑乎乎的巴掌印,可见两个小鬼是在玩煤炭留下的。

    “那个时候啊小展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,晚晚还不会,后来会写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在清晨,在凉透的火堆里扒拉了根木炭来写。”席月萍的声音响起,话语间满满地都是笑意,“方晚那个时候才叁岁呢。”

    “是个很聪明的孩子。”温华说。

    “有些小聪明而已,将来能够平平安安的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席月萍对方晚的期望属于一个不大不小的范围。

    第二天是方晚的生日,方晚早早地换上了新买的漂亮的紫色小裙子,这是温华找的,他记得小姑娘说羡慕《西游记》里面嫦娥的紫色纱裙。

    席月萍问过他多少钱,温华没诚实地回答价格,只编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不会让他们觉得负担的数字。

    “哎,怎么好意思还让你花钱。”席月萍说。

    温华看着方晚提着小裙子在亲戚及子女面前晃来晃去,骄傲得像一只孔雀,她又去门外的小坪上,肆意地在阳光下转圈圈,好似她就是那正在蟠桃宴上翩翩起舞的嫦娥。

    温华就这么看着,想着她的未来是多么的光明可期,会成为多么优秀的女孩子?

    “晚晚这么漂亮,要不要跟我们家的孩子定个娃娃亲啊?”

    说这话的人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人,只是对面山头的人,她家的女儿嫁到了方家,成为了方晚的舅妈,于是就跟这边有来往,来看女儿。

    温华一愣,循声看过去,她穿着黑白花点短袖,皮肤黝黑,另一个瘦的像猴似的男孩在她怀里毫无顾忌地吃糖。

    温华低头,他吃的是温华特地去市区里买的进口糖,为的就是今天方晚的生日,上面还有漂亮的包装,方晚喜欢这些漂亮的事物。

    “孩子还小呢,懂什么娃娃亲啊。”席月萍脸色不好,但还是笑着没发作。

    “哎呀,我孙子也听话优秀,成绩也好,班里前十呢。”

    晚晚是全班第一,全班前十算什么?温华在心里吐槽。

    方晚跑了进来,在爷爷奶奶面前炫耀:“奶奶,你看好不好看好不好看?”

    “好看好看,我们晚晚最好看。”

    那人不死心,又对着方晚说:“晚晚,要不要给轩哥哥做媳妇儿啊?”

    温华又看了一眼那个男孩,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方晚,盯着她漂亮的裙子。

    方晚看过去,见他抓了一把温华买给自己的糖火急火燎地往自己兜里塞,皱了眉头,直摇头:”我才不要呢!”

    她说的语气又快又冲,还满脸嫌弃,老奶奶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:“不要就不要,我们还看不上你呢。”

    席月萍脾气爆,眼看就要对这个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亲戚发作,温华却朝着方晚招手:“过来,晚晚。”

    方晚立马朝温华跑过去,温华抱住她,岔开腿把她牢牢圈在怀里,抬眼刹那冷冷地瞥了一眼对方,又瞬间转换态度,对着方晚笑:“跟爷爷奶奶说,你这次考试怎么样。”

    “第一!我是第一名!都是满分哦!老师说我这个成绩已经有实验学校的老师来看过了,明年肯定考得上!”

    就是方展的学校,那是他们这里最好的资源学校了。

    “女孩子要读那么多书干什么?”

    不适的声音总是接二连叁的,居然还有人附和。

    “读个初中就差不多了,读的再好也没什么用,将来反正是要嫁出去的,浪费那个钱干什么。”

    方爷爷岔开话题,转头看向小寿星:“晚晚,将来长大了打算做什么?”

    方晚几乎没有多想:“想像爷爷奶奶一样天天在田里挖土种菜,感觉很好玩。”

    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笑声。

    那人像是扬眉吐气似的:“你哥哥将来可是想当个律师呢,我家的轩子说将来想当科学家,你考第一就想当个农民?”

    席月萍也对方晚投来了恨铁不成钢的视线。

    方晚有些发怵,抬头看向温华,温华却只是很温柔地笑,摸着她的小脑袋,轻柔有力的动作,一遍一遍地安抚她敏感脆弱的年幼神经。

    像温华他们这个阶级的小孩们,在还小的时候就已经被引导逐步形成“如何解决问题”的思维,而方晚他们往往还停留在并且将长时间停留在“执行命令”的层面。

    这样其实很残忍,因为通俗一点来说精英阶层还是垄断了更高一层的思想,他们教自己的子女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,而教底层阶级如何成为一个合格且合法,还拥有好听名字的“奴隶”,并且用不断地信息差和资源壁垒与之

后续内容已被隐藏,请升级VIP会员后继续阅读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