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救寺之飞花艳想(03)

    普救寺之飞花艳想(3)四姓十三家2022年6月14日山阴道,是一条沿太行山北,一直蜿蜒至长安、洛阳的驿路。

    在隋朝大运河之前,山阴道一直是条繁忙的官道。

    沿途有不少驿站,还设有三十六处要冲。

    但隋炀帝开河之后,山阴道便开始衰落。

    再怎么说,水运都比陆路方便。

    到隋末,烽烟四起。

    不想被杀的人,无奈之下,纷纷变成了杀人者。

    无数股义军、溃兵、土匪、蟊贼在山阴道两旁出没,杀得路断人稀。

    山阴道几乎完全荒废。

    据说,白日都能见到猛虎成群结队,在道旁晒太阳。

    大唐建立之后,玄宗皇帝下令,重整山阴道。

    毕竟是开元盛世,不久,山阴道便恢复了往日的繁忙。

    商旅,过客,进京的官员,书生络绎不绝。

    山阴道两旁,纷纷开设了酒店客栈。

    只是好景不长,天宝之后,天下纷乱,山阴道又开始不太平。

    唐肃宗之后,大乱基本平定。

    但各地藩镇割据,打打杀杀。

    朝廷竭力维持,也最多能保个表面上的天下太平。

    对于老百姓,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。

    乱世人不如犬,如今,至少比犬过的日子强一些。

    那天,已经是傍晚。

    刚下过雨,山里天黑得早。

    等书生和小僮走进酒店时,店中央已点燃了火盆,松木劈柴油性足,在火盆里烧的吱吱作响。

    客人们端着酒碗,围着火盆,一边闲聊,一边慢慢地饮酒。

    温暖的火光,把人们的影子映在木墙上,舒适而惬意。

    店主看到书生二人,连忙迎上前,牵马备料。

    然后把二人引到火盆旁,找个地方坐下。

    人群中,一个白胡子老头正讲得口沫横飞,众人听得入神。

    书生两人坐下时,几乎没人多看他们一眼。

    “……说起豪门大族,自晋朝以来,南北都有不少。

    我大唐之前,长江以南,除了司马氏之外,还有琅琊王氏,兰陵萧氏,吴郡陆氏,宜兴周氏……那琅琊王氏可不得了,时人云,王与马,共天下。

    可惜后来战乱纷陈,南方大姓多半衰落了。

    就连皇族司马氏,也早已无影无踪……”“那咱们北方呢?”人群中有人问道。

    “北方更多。

    ”老头喝了一口酒,继续说道,“那年头,长江以北更乱,衣冠南渡,五胡乱华嘛!胡人异族咱就不说了,汉人除了四姓十三家,还有京兆韦氏,河东柳氏,弘农杨氏,京兆杜氏……”“这俺知道,韦姓杜姓最厉害!听说过这句话吗?——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”。

    ”听到这里,一个二十多岁年轻人抢着说,稍顿了一会,他得意地补充,“俺就姓韦。

    ”“是吗?”老头追问道:“请问阁下是京兆韦氏,还是扶阳韦氏?”年轻人顿时有些气馁,红着脸说:“俺是扶阳韦氏……”“切!”老头语带不屑地说:“我就说嘛,怪不得一口一个俺……一听就是山东来的。

    ”众人一起哄笑起来,姓韦的年轻人只好退回去,讪讪地低头喝酒。

    “老人家,您接着往下讲啊!”新来的书生听得有趣,连声催促老头。

    老头转头一看,问道:“听口音,小兄弟也是外地来的?请问贵姓?郡望何处?”书生一拱手:“小生姓张,名珙,字君瑞,年方二十。

    郡望清河,家住剑南道的南溪郡,这次北上,是要去长安应考。

    ”老头歪着头想了想:“喔,清河张氏。

    也多少出过几个人物。

    ”说完,他端起酒碗喝了一口。

    1k2k3k4k.C-0-M(苹果手机使用Safari自带浏览器,安卓手机使用chrome谷歌浏览器)张姓源于黄帝姬氏,起自清河堂。

后续内容已被隐藏,请升级VIP会员后继续阅读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