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印传奇纯爱版(9)

    作者:楚无过2020年12月30日字数:12853第九章早起竟然是个阴天。

    灰蒙蒙的,像是墨汁挥发到了空气中。

    梧桐却一如夏日般繁茂,花花草草清新怡人,连鸟叫虫鸣都婉转似往昔。

    我轻掩上门,小心翼翼地踏入这个初秋清晨。

    父母卧室黑灯瞎火。

    我竖起耳朵,没有任何动静。

    这多少让人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然而,等蹑手蹑脚地熘向厨房门口,瞥见那拉得严严实实的卧室窗帘时,一种莫名的不安猛然从心头窜起。

    一时间,连徜徉于方寸天地的澹蓝色丹顶鹤都变得陌生起来。

    这套窗帘父母用了好久,几乎贯穿我整个幼年时期。

    我却从没发现丹顶鹤的嘴竟然那么长,弯曲得像把剪刀。

    愣了好一会儿,我才扭头掀开了竹门帘。

    厨房门大开着,微熹晨光中屎黄色的搪瓷缸赫然蹲在红漆木桌上。

    还有陆永平那天用过的水杯,墙角的方凳以及躺在地上的半只油煎,一切都那么心安理得。

    搞不懂为什么,我突然就眼眶一热,险些落下泪来。

    原本我想给自己搞点吃的——事实上大半夜肚子就开始咕咕叫——当看到油煎时,我才意识到哪怕老天爷降下山珍海味我也一点都吃不下去。

    刷完碗筷,我倚着灶台发了会儿呆。

    我想如果自己精通厨艺的话,理应为母亲做顿早饭。

    当然,搜肠刮肚一番后,我便自惭形秽地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
    之后上个厕所,又跑到洗澡间抹了把脸。

    再次站到院子里时,天似乎更阴沉了。

    自行车舒舒服服地躺在地上。

    我捋了几片凤仙花叶,自顾自地轻咳了两声,却依旧捕捉不到母亲的动静。

    血迹和呕吐物还在,有点触目惊心。

    几张干结的地图金灿灿的,像一块块精心烤制的锅巴。

    我三下五除二把它们收拾干净,然后轰隆隆地开了大门。

    推上车刚要走,我终究没忍住,冲着丹顶鹤叫了声「妈」。

    没人答应。

    又叫了几声,依旧石沉大海。

    眼泪顷刻汹涌而出。

    扔下自行车,在大门口站了半晌,我缓缓朝客厅走去。

    然而,客厅门反锁着。

    我顿觉头皮发麻,整个人像是被抛到了岩浆里。

    求生本能般地,我大声嘶吼,疯狂地舞动手臂。

    朱红木门在颤抖中发出咚咚巨响。

    终于,窗口亮了灯。

    没人说话,只有我粗重的喘息和汗水击穿地面的呻吟。

    骑车出门时,我蹬得飞快,湿沉的空气在耳边哗哗作响。

    村后隐隐传来老头老太太的吆喝声,他们不光是给自己个儿鼓劲,还要把睡梦中的懒逼们一举惊醒。

    据说他们要跑到水电站再返回,可谓一路猿声啼不住,曲艺杂谈不绝耳。

    可怕的是,这些运动健将兼艺术家几乎伴我度过了整个青春期。

    在大街口老赵家媳妇叫住了我,要求我载她一程。

    她穿了套旧运动衣,把自己裹得浑圆。

    我黑着脸不想说话,她却一屁股坐到了我后座。

    没走几步,蒋婶敲敲我嵴梁:「你个小屁孩劲儿挺大」我懒得说话,一个劲猛冲。

    她问:「要迟到了?」我摇摇头。

    到村西桥头她下了车,小声问我:「昨晚你家咋了,还有刚刚,杀猪一样?」我心里咯噔一下,哪还说得出半个字。

    她说:「别狗脾气跟你爸一样,惹你妈生气」我蹬上车就走。

    蒋婶还在喊:「你也不带伞,预报有雨啊」果然,没骑多远便大雨滂沱。

    沉闷的风声和爽快的雨声催人入眠。

    我支着眼皮,硬是捱了下来。

    沿着平河大堤一路狂飙,才知道原来这道河坝这么长,好似没有尽头。

    飞溅的雨丝不时灌入干裂的嘴唇,和着脑袋里的熔浆弄得我面红耳赤。

    我不时挤出两声掺杂喘息地低吼,却在比大雨还要轰鸣的风声中消逝不见。

    雨下起来几乎没完没了,到底下了多久,我也说不好。

    连日的大雨,平河像是被煮沸了,汹涌澎湃。

    层层叠叠的浪花翻卷着顺流而下,显得格外焦躁不安。

    站在堤顶极目远眺,那些造型雷同、死气沉沉的鸽子笼尽收眼底,好似一口口等待埋葬的棺材。

    棺材出现之前,这里是平河边肥沃的旷野与村庄,而堤脚枯败的杂草间点缀的哪些青绿色玉米苗,是附近拆迁户随意点播后可笑的杰作。

    近两年市区扩张的厉害,二中老家属院的两居室位于鸽笼群东侧,我对这里的唯一印象,便是楼下长得望不到头的晾衣绳。

    母亲说,这栋楼依然属于市教育局资产,小产权房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买方是文教系统的人。

    看情形,房子过户后也闲置在那,显然无入住迹象。

    或许也得拆迁了吧,谁知道呢。

    童年时我很少呆在这里,在这个四十多平、比坟墓还沉寂的房子里,除了一张蹩脚木床,如今再无任何长物。

    这张涂着猪血般的实木床是以前学校免费分发的,上面钉着约一寸多长的小标牌,印着单位名称和出厂日期。

    我在床上躺下,又坐起。

    再躺下,心烦意乱。

    冷冰冰的雨雾,从窗外刷进来,溅到似裹尸布惨白的墙壁,然后,又变魔术似的沿着万有引力扭曲滑落,黄灿灿地摊在灰头土脸的地板上,像老天爷撒地泡牛尿。

    于是,这张可怜的木床,便成了我——一个精神分裂者发泄的目标。

    我发疯似地用拳头、脑袋捶打、撞击坚硬的床架床板。

    遗憾的是,任何试图改变软体与固体物理形态的行为,无疑都将是鼻青脸肿头破血流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我也没能例外。

    父母搬回村里时,隔壁房有口深红色的大木柜——由于过于陈旧、笨重,没能拿走。

    掀开厚重的柜盖,折腾到精疲力尽的我,就像死人那样直直地仰躺在木柜里。

    睁开眼睛,望着阴森森的天花板,我猛然产生了被装进棺材的感觉。

    至今想不起那天我在木柜里躺了多久。

    只记得雨停了,煞白的月光像是要把天花板削下来,我直挺挺地躺着,像生下来就躺在那儿一样。

    窗外没有任何动静,

    连张也都识趣地闭上了嘴。

    后来我在平河游泳,浮浮沉沉中似有哗哗水声漫过耳际。

    恍惚间又好像母亲在洗澡,我几乎能看见洗澡间昏黄的灯光。

    猛地坐起,夜悄无声息。

    我摇晃着,轻轻踱向窗口,鸽笼里黑灯瞎火,胃酸一阵阵往嗓子眼猛冲,肚皮粘在脊椎上扯也扯不开。

    几经犹豫,我还是拉开门晃了出去。

    月亮不知何时隐去,模煳的幽光宛若远古的天河。

    我背靠楼口不知道杵了多久,我多么想唱首歌。

    鸽笼里的月光便突然又亮了,亮得晃眼。

    这样说也许不对,确切的说,应该是太阳。

    从树的倒影,我知道了太阳的位置,它已经在正东方向,距离地平线,已经有两杆子高。

    阳光底下,于是我便看到了惊奇的一幕——环城公路上尘土飞扬,七八辆摩托车,从太阳升起的方向,以每小时50迈的速度威风凛凛地压了过来。

    在车队后面,是辆黑色奥迪,紧随其后有两台上白下蓝的桑塔纳,车顶上安装着巨大的警灯,红蓝交叉的灯光旋转不止,警笛发出尖锐的啸叫。

    不知这些警车是否冲我来的,我眼睛眯开了一条缝,虚弱的视线,射到那些轿车上,接着收回来。

    我感到脑海里像电影银幕一样,晃动着很多死人影子,有陆永平影子,有母亲影子,甚至还有父亲的影子。

    正愣神间,一辆黑色凯迪拉克Catera,在两辆沃尔沃的前后护卫下,从城西方向疾驰而来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摩托车和警车开道,但别有一种大大咧咧、满不在乎的隐秘威严。

    车到了鸽笼前,猛地拐下大道,停在楼前的空场上。

    都是紧急刹车,勇猛而稳重。

    尤其那辆车头焊着对金光闪闪的大牛角,似匹猎豹,在狂奔中甩出个飘移,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这末免过于夸张,「古惑仔」、「黑社会」、「大哥大」那些影视剧里的词儿不由自脑海奔涌而出。

    我「靠」了一声,甚至想大声惊呼,但贫瘠的肠胃压制了我所有情绪。

    外边的场景太精彩,先是从两辆沃尔沃里钻出来四个大汉。

    黑色风衣、黑色墨镜,黑色的短发似刺猬毛支棱着,宛如四块人形焦炭。

    然后大牛角前面车门下来个人,同样是一身黑衣。

    这人我非常熟悉——工地上那个让我叫刀哥的傻逼。

    「刀哥」麻利的转到车后,拉开车门,手掌护住车门上框。

    于是,一个动作轻快但不失沉稳地人就钻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货比其他几个逼都高出半头,也是一身黑。

    与众不同的是前者黑框眼镜,文质彬彬,嘴里叼着支雪茄,像半截烧焦的牛鞭。

    我坚信——这样的雪茄一定是从古巴进口的,如果不是从古巴那也是从菲律宾进口的。

    青蓝色的烟雾从黑框眼镜的嘴巴和鼻孔里喷出来,在阳光下变幻着美丽的图案,让人喜感莫名。

    随后,奥迪车上也下来一个身穿浅黄色短裙的女人。

    她的裙子短得徒有裙子之名,稍一摆动,就露出缀着蕾丝花边的内裤,硕大的臀部把短裙撑得真要裂开似的——多么熟悉的屁股啊。

    女人四十出头,脖子上围着条浅黄色丝巾,宛如一束活泼的火苗。

    她落落大方地走到黑框眼镜面前,摘下墨镜,露出两只忧伤的眼睛,淡然一笑,说:「梁总您好,我是市局的牛秀琴。

    除了河神庙这片儿,其他重点保护区都差不多勘测完了」黑框眼镜定定地立着,因为眼镜的缘故,看不懂他的表情。

    好半响,他将手中的雪茄,似乎是漫不经心地投向那辆奥迪的方向:「劳师动众的,就为了这事儿?」

    「听说韩书记已作出明确指示,没完成报备手续之前,所有工程可能都必须

    得无条件停下来,这是刚性原则」牛秀琴笑容可掬,甚至可以说风情万种。

    「是吗,可研方案不都批了」很有磁性的嗓音,像磨穿过三千张老牛皮。

    「省委对文化保护这块儿很重视,甭说平海,整个平阳不定哪天就要变天儿

    嘞,」牛秀琴声音越来越低,「市局怕也无能为力」

    「陈……,」黑框眼镜欲言又止,「行了你」,瞥了眼奥迪,然后就走向

    他的大牛角。

    「刀哥」抢先一步,拉开车门。

    大牛角飞快地倒退,调好了方向,哞地一声就上了大道。

    那四块人形焦炭,

    迅速闪身进入另两辆车。

    两辆沃尔沃冲上大道,追随着大牛角,绝尘而去。

    呛鼻

    子扎肺的汽车尾气,强硬地扑进鸽子笼。

    我大声咳嗽着,心中满是惊叹。

    这简直就是黑帮电影的一幕经典片断。

    牛秀

    琴戴上墨镜,让我更加吃惊的是,她居然对着鸽子楼门口走过来。

    我楞楞地看着

    这个硕乳丰臀的女人,缺乏扬起头来看她上身的勇气。

    我只能看她屁股之下的部

    分。

    她一步跨进了门槛,那久违的淡淡清香,让我产生了莫名的伤感和惆怅。

    一

    只柔若无骨的手,摸了摸我累累伤痕的脑袋。

    好一阵,当我抬起头,以为她能和

    我说点什么时,恍惚看到的只是女人炫目的背影。

    我已不知天南地北,身体被股

    张力猛然往下直扯。

    也不知过了多久,头晕脑涨中不知身在何处。

    昏昏噩噩间,

    我总觉着鼻尖上压着那个白花花的屁股,周遭也白生生地,白的耀眼。

    我想我是

    不是睡过头,有点儿缺氧。

    管他呢,话说我太久没睡个好觉了。

    十月几近过半,我才随爷爷奶奶回乡。

    记得在医院躺了3天,虽然旧痕末愈

    又添新疤,也都不外乎脑外伤。

    奶奶帮我请了病假,其间牛秀琴往家打过两次电

    话,也或许三次,都没人接。

    出院后,应付奶奶我自然轻车熟路,从没出过差池。

    幼年和呆逼们打架,父母训狠了,我闹别扭赌气十来天不说话可谓常态。

    「随你

    妈样儿,倔起来没完」奶奶唉声叹气。

    然而,在老姨家老呆着也不是个事儿,我

    总觉得她们能给我问出点啥来。

    于是经常趁没人注意,见天就悄溜出门,绷着个

    纱布在街上我一晃就大半天。

    甚至那天神使鬼差地,我跑到了平海市政府门口,

    望着那栋倒扣的尖顶马桶——哥特式建筑,左看右看,总觉得不伦不类,却又说

    不出个所以然。

    政府大院门岗森严,一些上访者在门口徘徊。

    见我望着门洞楞神,

    上来一位披着羊皮袄的老大爷:「有冤屈?」我瞥眼体态龙钟的老者,没搭腔。

    老大爷脸上满是皱纹,却遮不住那股书卷气。

    他轻叹一口气,仿佛吐出了百年的

    沧桑。

    不经意地,连我都被感染,眉间就染了些许老者的哀愁。

    好在牛秀琴忒忙,奶奶也就一直催我回学校,「把落下的课赶紧儿补回来」。

    我自然是屁颠屁颠的点头如小鸡啄米,理所当然地,扯着扯着话题就无可避免扯

    到了母亲。

    爷爷咕哝着什么,我一句也没听懂。

    奶奶说「也不知你妈咋回事儿,

    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后娘生的」、「你妈啥也不管,奶奶可不能」。

    我能说什么呢,

    我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回家那天,牛秀琴开车直接把我放在了二中门口。

    记得当时我想,

    如果母亲也来食堂打饭,我只需轻轻低下头,任她再眼尖也不可能把我揪出来。

    当然,这是痴人说梦。

    那一整天,我也没见到母亲。

    后来忘了是哪节课,一到教室,尽管我已经尽最大努力去集中精力,但仍然

    还是出现了问题。

    我坐不到10分钟时就感到头晕,就想躺下睡觉。

    渐渐地,唆唆

    的讲课声、呆逼们的念书声都成了一锅稀粥。

    那个班主任赵老师刚开始还想修理

    我——她是个女的,圆圆脸,鸡窝头,脖子很短,屁股很大,走起道来摇摇摆摆,

    像河里的鸭子——但很快她就不再搭理我。

    赵老师是教数学的,在她的课堂上,

    我不仅睡着了,更严重的是居然鼾声如雷。

    最后她实在忍无可忍,揪着我的耳朵

    把我拎起来,大声在我耳边喊:「严林!」结果当然是我站起来,背靠后黑板罚

    站了一下午。

    晚自习放学我故意落在后面,没能看到母亲。

    事实上她来没来学校我都不知

    道。

    凛冽的空气中,连呆逼们的嬉戏声都清新了些许。

    我从旁边急驰而过,惹得

    他们哇哇大叫着尾随而来。

    那些粗鲁而幼稚的公鸭嗓至今犹在耳畔,像浅洼中飞

    溅起的水渍,模煳却又真切。

    到家时,父母卧室亮着灯。

    我满头大汗地扎好车,

    院子又陷入一片黑暗之中。

    直到回家后第二天上午我才见到了母亲。

    记得是个大课间,所有的初三生

    都在班级前的空地上练立定跳远。

    操场上响彻着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指示音,传到教学区时变得扁平而空幽。

    尽管有班主任阴冷的巡视,呆逼们还是要抽空调皮捣蛋一番。

    我有些心不在焉,蹦了几蹦就蹲下去整理起鞋带来。

    一个傻逼就说:「我要是你就请假了」我说:「干毛?」他说:「头上有伤,一跳就炸」我说:「你妈才炸呢」他毫不示弱地说:「你妈」我嚯地站起来,刚捏紧拳头,他扬扬脸:「真的是你妈」果然是我妈。

    印象中母亲穿了身浅色西服,正步履轻盈地打升旗台前经过。

    她或许朝这边瞟了一眼,又或许没有。

    这种事我说不好。

    只记得她迈动双腿时在旗杆旁留下一抹奇妙的剪影——天空蓝得不像话,母亲脖颈间的浅蓝纱巾迎风起舞,宛若一团燃烧的蓝色烈焰。

    很难想象那段时间的心境,也许我根本就不想去触及母亲,远远观望已是最大的虚张声势。

    然而第三节课间,从厕所出来,途径教学区的拱门时,我险些和母亲撞个满怀。

    这样说有点夸张,或许两人还离得远呢,只是骤然照面有些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当然,不知所措的是我,说大吃一惊、屁滚尿流更符合事实。

    至今我记得母亲明媚的眼眸,映着身旁翠绿的洋槐,如一汪流动的湖水。

    它似乎跳了几下,就平稳地滑向一侧。

    我好像张了张嘴,没准真打算蹦出几个词呢。

    遗憾的是,我只是踉跄着穿行而过。

    坐到教室里时,心里的鼓还没擂完,周遭的一切却踏踏实实地黯澹下来。

    中午放学时我有些犹豫不决,在呆逼的招呼下还是硬着头皮奔向了学生食堂。

    匆匆打了饭,我拽上几个人就窜到了食堂前的小花园里。

    我认为这里起码是安全的。

    不想牛逼正吹得起劲,大家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我的屁股被踢了一下。

    正待发火,背后传来小舅妈的声音,急吼吼的:「跟我走!」我一时有些发懵,嘴里憋着饭,怎么也站不起来。

    小舅妈当然不是省油的灯,她一把拧住我的耳朵,于是我就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不顾我的狼狈鸟样,她捞上我的胳膊就走。

    有一刹那我以为母亲出事了,这让我的腿软

    成了面条。

    但小舅妈说:「这段时间跑哪去了?啊,真让人一通好找,给你弄点好吃的咋这么难呢」她噘着嘴,扬了扬手里的饭盒。

    我当下就想跑路,却被小舅妈死死拽住。

    当着广大师生的面,我也不好意思做出过激举动。

    进教师食堂时,我紧攥饭缸,头都不敢抬。

    我觉得自己快要死了,然而母亲并不在。

    反是几个认识的老师调侃我又跟舅妈溷饭吃。

    我汗流浃背地坐在角落里,右腿神经质地抖动着,却隐隐有几分失落氤氲而起。

    记得那天饭盒里盛的是小酥肉。

    小舅妈打米饭回来,蛮横地往我碗里拨了一半。

    我说吃不完,她说她正减肥。

    我就没话可说了。

    饭间小舅妈突然停下来,盯着我瞧了半晌。

    我心里直发毛,问她咋了。

    小舅妈比划了半天,说该理发了你。

    不等我松口气,她又问:「你头咋回事儿?上次打架可没见这么多伤」我不置可否,她奸笑着踢我一脚:「要不要报仇啊?」后来小舅妈问及父亲的近况,又问我想不想他。

    我这才发现自己几乎忘记了这个人。

    然而不等歉意散去,一缕不安的涟漪就从心头悄悄荡起。

    回教室的路上,阳光懒懒散散。

    我终究没忍住,问:「我妈呢?」小舅妈切了一声,憋不住笑:「你妈又不是我妈,你都不知道我哪知道?」当晚一放学我就直冲车棚,在教师区找了个遍,也没见着那辆熟悉的车,我有点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看车老头更是不知所措,他吹了声哨子,就要撵鸡一样把我撵走。

    人流潮涌中,我跟车棚外耗了好一会儿。

    只记得头顶的白炽灯巨大而空洞,几只飞蛾不知疲倦地制造着斑驳黑影。

    而母亲终究没有出现。

    回家路上月影朦胧,在呆逼们的欢笑声中我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到环城路拐弯处我们竟然碰到了王伟超。

    大家都有些惊讶,以至于除了「我肏」再也挤不出其他词儿。

    王伟超挥挥手,让他们先走,说有事和我谈。

    我能说什么呢,我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王伟超递烟我没接,我说戒了。

    然后王伟超就开口了,他果然谈到了邴婕。

    我能说什么呢,我说滚你妈逼。

    我蹬上车,又转身指着他说:「别他妈烦老子,不然宰了你」我实在太凶了。

    下了环城路,连月光都变得阴森森的。

    我也搞不懂自己在想些什么。

    在村西桥头猛然发现前面有个人影,看起来颇为眼熟,登时我心里怦怦直跳。

    村里犬吠声此起彼伏,不远处的浅色背影优雅动人。

    我慢慢跟着,吸入一口月光,再轻轻

    吐出。

    一时两道的树苗都飞舞起来。

    然而到了大街口,她一拐弯就没了影。

    我不由怔了半晌,直到家门口才想起母亲晚上没课。

    进了院子,父母卧室亮着灯。

    待我停好车,灯又熄了,厨房里却有宵夜。

    记得是碗云吞面,罩在玻璃盖子里,热气腾腾。

    我站在灶台旁,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它。

    等洗漱完毕躺到床上时,眼泪才掉了下来。

    一粒粒的,像透明的老鼠屎。

    没两天,新宿舍楼正式投入使用。

    神使鬼差地,我就搬到了学校住。

    记得是个周六,中午放学我就直奔家里。

    母亲不在,锅里闷好了咸米饭。

    我坐到凉亭里闷闷地吃完饭,又懒洋洋地抠了会儿脚。

    阳光很好,在烂嘉陵上擦出绚烂的火花,我突然就一阵心慌。

后续内容已被隐藏,请升级VIP会员后继续阅读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